淮北市司法局关于对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0031号提案的答复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市司法局 发布时间:2024-07-12 15:56 字号:

 尊敬的王强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基层人民调解 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司法局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工作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

一是推进“一站式”调解平台建设。推进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建设。起草《关于推进“一站式”解纷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平台建设重点任务,中心建设指引、中心工作职责,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推进全市各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建设,优化完善矛盾纠纷化解制度机制,实现群众矛盾纠纷化解“一窗受理、一地办理”。

二是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开组织开展“人民调解为人民 全力护航二十大”“人民调解为人民 助力治理现代化”等“人民调解为人民”系列活动,充分调动人民调解员、律师、村(居)法律顾问、法律援助人员、法律明白人等力量资源,深入社区、家庭、企业、学校和工地等场所,织密排查网络,延伸工作触角。今年以来全市各级调解组织共调解纠纷5178件,成功调解5160件,成功率99.66%。

三是加强调解员队伍建设。实施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十百千”工程(建立一个由10名部(省)级、100名市县(区)级优秀人民调解员、1000名以上基层人民调解能手组成的调解团队);精心挑选热心调解、经验丰富、群众信赖、公道正派的“两代表一委员”“五老人员”参与人民调解,有效增强纠纷化解公信力。全市共有镇(街道)人民调解组织31个、村(居)人民调解组织443个,实现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全覆盖;建立医疗卫生、信访事项、银行保险业、商会等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52个,打造个人调解室15个,在自然村、小区建立“百姓说事点”518个,着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解纠纷需求。

四是完善调解制度建设。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民调解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利用三年时间,构建多层分类、有机衔接、配套保障的人民调解解纷体系。出台《关于巩固完善依托“一组一会”制度 建立“百姓说事点”的实施意见》,将矛盾纠纷化解点建在老百姓“家门口”“眼跟前”;印发《关于推进人民调解与“一组一会”融合发展的意见》,推进人民调解与村(居)党小组、村民理事会一体推进、协同发展;深改会审议通过《关于在全市推广“一杯茶”调解工作法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实施意见》,充分发挥“一杯茶”调解法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提升社会治理能力。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持续推进纠纷多元化解。落实《加强诉源治理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决定》,配合市委政法委做好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统筹协调、推动落实、监督指导、考核评价等工作,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制度机制,严格落实人民调解工作考核评价机制,推动将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专职人民调解员配备、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建设、“警民联调”工作、诉前调解质效等指标纳入平安建设考核评价体系,完善、细化考评指标;建立健全重大活动、重大节假日、敏感时段和纠纷多发期间矛盾纠纷专项排查机制和应急响应机制,落实县(区)每月一次、镇(街道)每半月一次、村(居)每周一次的矛盾纠纷排查及未成功化解案件逐级上报制度。

二是推动“一站式”解纷体系建设。出台《关于推进“一站式”解纷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推动市级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实体平台建设,完善县(区)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实体平台建设,推进镇(街道)矛盾多元化解中心全覆盖,做实村(社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服务中心,实现各级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实体化运行。

三是推广运用“一杯茶”调解工作法。出台《关于在全市推广“一杯茶”调解工作法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实施意见》持续总结推广临涣茶馆“一杯茶”等调解经验做法,不断提升在全国知名度和美誉度,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联合相关单位和部门加强“一杯茶”调解法品牌保护和使用,落实“一杯茶”调解团队经费保障。

淮北市司法局 

2024年07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