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司法局关于对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第(133)号建议的答复
安静代表:
您在淮北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未成年人司法社工队伍建设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全市司法行政机关高度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充分发挥普法宣传、法律援助和社区矫正等职能作用,为未成年人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针对您提出的意见建议,我们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1.建立司法社工队伍。通过到法院检察院座谈研讨、查阅学习相关资料等方式,明确我市开展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组建未成年人保护司法社会工作者队伍的目标职责和服务范围。在市司法局官网、法韵淮北公众号发布《关于招募未成年人保护司法社会工作者的公告》,此次报名,最终招募未成年人保护司法社会工作者97人,包括法律咨询9人、心理咨询治疗11人、法治宣传36人、家庭教育指导30人、反家庭暴力14人。其中,35周岁以下73人,具有助理社会工作师证书、志愿者工作经历、教育工作者、律师、心理咨询师等相关专业背景28人,队伍整体呈现年轻化、专业化的特点,为我市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在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中注重保护未成年人,确保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避免歧视和不公正对待,关注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鼓励家庭成员积极参与未成年人的矫正过程,提供温暖和支持,共同营造良好的矫正环境,对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的教育就学提供条件。对未成年安置帮教对象的信息严格保密。每年开展金秋助学活动,关心关爱社区矫正对象和安置帮教对象的未成年子女。
3.定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为市一实小捐赠了法治书籍,宣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提高未成年人的法治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发挥好司法所长作为法治副校长作用,利用“六一”、开学季等时间节点,以学校为阵地定期组织未成年人开展心理服务和法治宣传教育,持续加强安置帮教对象未成年子女法治宣传教育、心理健康辅导工作,强化青少年遵法守法意识,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用好司法社工队伍。提高队伍素质,通过举办培训班,学习社区矫正业务知识,将社区矫正各项规定落到实处。积极配备和引导社会工作者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协助完成社区矫正对象走访、集中教育学习、个案管理服务、改善家庭关系等服务,切实提高了教育管理质量,有效帮助社区矫正对象顺利融入社会。
二是关爱帮扶未成年人。从思想、学习、生活上全面关心和帮助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对象未成年子女,持续开展黄丝带帮教、金秋助学等活动,积极协助落实家庭社会救助政策,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让社区矫正对象和安置帮教对象感受到社会关爱。
三是持续开展宣传普法。全面落实“八五”普法规划,推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紧紧围绕《宪法》《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开展“六进”系列普法活动,积极推动“法治副校长”进校园活动,建立学校、社区、家庭、政法系统相结合的立体化法治教育网络。
二是健全工作机制。积极推动“社工+矫正”“社工+安置帮教”“社工+检察”“社工+法院”等多种模式落地,充分发挥司法社会工作者宣传、调解、服务的作用,破解基层司法机构人员少、专业性薄弱的困局,打通社区法治的“最后一公里”。出台《淮北市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社会工作者选任管理规定》。
三是加强队伍建设。着重做好专业人才培训,定期开展政治和业务培训,鼓励现有人员积极考取社工师、助理社工师等专业资格。探索建立健全薪酬保障长效机制,积极将与相关部门协调,通过政府购买方式等方式为司法社工开展工作提供经费保障和支持。
衷心感谢您对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关注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淮北市司法局
202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