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司法局2024年重点工作计划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市司法局 发布时间:2024-03-04 09:21 字号:
序号 目标任务 工作举措
1 积极参与全省第三批示范创建活动 一是在7、8月份申报材料提交前,开展第三轮网络检索和二、三轮材料填报与整改工作,进一步完善资料。二是做好9、10月实地核验工作,每月组织全市新提拔副县级干部、新入职公务员及执法人员进行法律知识测试,开展场所模拟调研和人员模拟访谈,针对问题及时整改。三是督促调度各县区(除相山区)积极开展示范创建综合地区申报,指导相关县区、单位做好示范创建单项项目申报。四是发挥市级领导小组和4个工作机构作用,按需进行调度、开展集中办公,做好相关保障工作。二是持续推进镇(街道)法治建设试点工作。作为全市法治督察与年度考核重点内容,今年是“建立完善镇(街道)法治建设工作机制”试点工作第二年,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有突破、三年见成效”目标要求,筹备召开市级现场会,培树先进典型,安排县(区)法治建设议事协调机构办事机构加强对镇(街道)的指导和督促。
2 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一是紧盯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考核指标,与市工商联、市中院加强沟通,确保法治环境领域的唯一定量指标“审限内结案率”提升。二是持续开展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行动,推动扩大行政给付、奖补扶持、税收优惠等涉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覆盖面,待全省招商引资合同协议履约监管应用系统建成后,实现“政府承诺+社会监督+失信问责”闭环运行。三是对标学习沪苏浙,统筹推动全市相关部门对标省司法厅2024年关于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重点行动任务清单,抓好落实工作。四是调动律师行业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服务实体经济、律企携手同行”“送法进万企”等活动,精准对接产业发展法律需求,为相关企业提供全业务、全时空、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3 做精做实公共法律服务 一是谋划建设综合式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进一步提高全市公共法律服务水平,实现各类公共法律服务机构整体入驻,方便企业、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建立综合式淮北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形成“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别办理、结果及时反馈”的工作机制,负责来访群众的接待咨询、事项受理、办事指引、材料接收以及电话咨询解答等工作。二是做好2024年第四届仲裁委换届工作,选举新的仲裁委组成人员,修订仲裁规则等相关规章制度,选聘新一届的仲裁员等工作。三是推动“道交+仲裁”模式优化,加强与公安部门联动,加强仲裁道路交通案件工作联动,引导交通事故当事人通过达成仲裁协议,进行仲裁确认,确保调解协议的执行效力。四是健全法院与仲裁委工作协调配合机制,推进部门间信息共享,优化仲裁保全和执行协助机制;加强关联案件查询、重大案件联动化解,防范虚假仲裁;建立调解、仲裁、诉讼有机衔接的多元纠纷化解机制。
4 立体化推进法治宣传工作 一是积极参与国家级、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目前,全市已创成6个国家级、47个省级、295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成率达78.5%。今年计划创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5-20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5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34个。二是打造袖珍式“法治口袋公园”和“法治主题公园”。结合全市小区公园规划特点,打造10个“法治口袋公园”,将宪法、民法典、消防、反电诈、婚姻等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相关的法律知识嵌入“法治口袋公园”。与市税务局、徽商银行、市园林局、市烟草局等部门联动,计划将惠泽公园打造成包含宪法、税法、金融法规、经济法规、烟草法规等内容的“法治主题公园”。三是组织开展全市第二届“十大法治人物”评选活动。根据国家、省、市“十大法治人物”评选标准,制定我市“十大法治人物”参与评选的活动主题、活动形式、评选对象及条件、活动安排等内容。四是落实守法普法示范市(县区)创建工作。严格按照国家级守法普法示范创建标准,对标对表学习合肥、芜湖等地区创建经验,做好今年省级守法普法示范创建工作。
5 积极协助做好立法工作 一是出台政府规章,拟制定《淮北市网络餐饮外卖配送管理办法》。二是进一步加强政府立法工作的制度建设,拟设立基层行政立法联系点、与政协建立协商立法制度。
6 不断强化律师党建队建 以党建促所建,始终坚持把律师行业党建作为“铸魂”工程和强基固本之策,完善党员律师积分制管理制度,通过党建工作季度巡查等方式,不断提升律师行业政治素质。以整治促提升,开展律师事务所标准化建设,聚焦不尽责代理、违法收费、虚假诉讼、违反禁业规定等风险隐患,加强投诉查处工作,促进全市律师行业高质量发展。
7 注重行政复议与应诉工作 一是提升复议人员业务能力。开展行政复议法宣传培训,加强行政复议人员对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的理解与把握,提升认定事实、适用法律、制作文书等能力。探索建立行政复议质效评价体系,狠抓行政复议首选率、复议后被诉率、复议后败诉率。二是提高行政复议工作规范化水平。建立健全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机制,加强行政复议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落实办案责任制,加强穿透式监督,推动监督效能向案前、案后延伸。进一步完善案件办理流程,形成涵盖案件管理各环节和流程的制度体系。三是推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常态化开展行政违法行为整治,定期召开行政争议案件协调会,加大对违法和不当行政行为的纠错监督力度,贯彻落实《淮北市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纠错案件责任追究暂行办法》,重点纠正怕担责任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倒逼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推进行政争议调解中心、行政审判宣教(濉溪)中心建设。四是提升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质效。守牢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底线,落实《关于加强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的通知》。适时组织庭审观摩、定期通报出庭情况等举措,进一步推进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出庭应诉,做到“出庭、出声、出解”。五是规范政府合同审查工作机制。加强与法律顾问间联系交流,及时传递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情况,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为政府重大决策提供法律意见和建议的作用。
8 提升合法性审查水平 结合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清单,进一步做好合法性审查事项季度送请提示工作,努力解决“超速突击审查”问题;积极落实公共政策兑现流程审核,总结好、利用好“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审查前置程序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强化审后监管,落实重大决策执行情况跟踪反馈与后评估制度,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机制,启动2024年度全市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
9 稳固做好社区矫正工作 一是加大对社会组织的培育力度。将社会力量和专业人员引入社区矫正教育和社会适应性帮扶工作,探索多元化的社区矫正模式;借鉴先进的社区矫正工作经验和方法,提升矫正质量;做好社区矫正对象就业技能培训、心理辅导和测量工作。二是常态化开展信息化核查工作。利用信息化网络化科技化手段,对社区矫正对象实行动态化管理,做好重点时期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管控,确保不发生重大恶性案件和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事件。三是切实加强与其他部门协作沟通。联合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召开联席会议,切实解决社区矫正对象撤缓收监、智能化核查、社区矫正工作督查等环节存在的问题,做到通堵点、祛痛点、补断点、除风险点,共同做好社区矫正工作。四是深化队建制建设。落实全省社区矫正队建制建设工作现场会精神,推深做实社区矫正队建制建设,建立健全社区矫正中队工作制度,调整充实县区社区矫正管理局班子及各中队工作人员,建立社区矫正专职执法队伍;优化大队、中队、司法所的社区矫正工作职责。
10 提升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 充分发挥行政执法协调监督职能,加快构建市县乡三级全覆盖的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入实施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围绕全面提升行政执法人员能力素质等6个方面重点任务,制定我市具体实施方案,细化工作举措。推进包容审慎柔性执法,进一步规范入企检查行为,贯彻落实《淮北市入企检查备案制度(试行)》,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内推行“综合查一次”制度,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协调推进综合执法体制改革,稳妥推进乡镇、街道赋权工作,配合机构编制部门及时调整下放的行政执法事项。
11 不断深化矛盾化解工作 在市委政法委牵头下,推动、组织实施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建设,与综治中心、群众来访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平台融合发展,集成信访处置、矛盾化解、非诉服务、公共法律法律服务、司法救助、心理咨询等功能,形成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的矛盾化解工作格局。进一步推广“一杯茶”调解工作法,推动镇(街道)、村(居)人民调解委员会、各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律师调解组织以及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广泛应用“一杯茶”调解工作理念全覆盖;因地制宜在镇(街道)、村(居)人民调解委员会、各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下建立一批“一杯茶”调解工作室;组织实施人民调解员素质提升工程,发展“一杯茶”调解志愿者队伍,组建“一杯茶”调解讲师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