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实录】淮北市人民政府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新闻发布会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市司法局 发布时间:2023-07-24 08:56 字号:

时间:20237月20

地点:市司法局7会议室

发布单位:淮北市司法局、淮北市行政复议与应诉办公室

发布人:市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贾俊峰

主持人:市司法局行政复议与应诉办公室 席前进






主持人:各位媒体界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参加淮北市司法局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新闻发布会。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有:市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贾俊峰,司法局行政复议与应诉办公室主任彭峰

今天的发布会共三项议程:一是由彭峰主任介绍淮北市人民政府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情况,二是由贾俊峰副局长对淮北市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工作方案》进行解读,三是回答大家提出的问题。

下面分项进行,首先主任介绍淮北市人民政府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情况

(一)成立专班,全力推动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工作。省复议改革方案印发后,及时成立我市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工作专班,起草《淮北市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组织联合调研、考察学习等系列工作,书面征求市行政复议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县(区)政府意见。根据改革工作需要和市领导意见,及时起草《关于增设行政复议机构内设科室、增加人员编制事项必要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分析报告》,经局党组同意审定后适时向市领导汇报,并与市委编办等单位沟通协调。

(二)倒排工期,确保按时完成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工作。在前期考察调研工作基础上,我局联合市委编办赴盐城、丽水等市学习行政复议体制改革经验,与市委编办等单位沟通协调起草《关于增设行政复议机构内设科室、增加人员编制事项必要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分析报告》。2022年10月6日,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我市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工作方案;10月8日,以中共淮北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名义印发《淮北市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工作方案》。10月21日,召开全市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推进市、县(区)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工作,要求县(区)司法局及时和县(区)编办对接,沟通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后行政复议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等事宜。11月1日,章银发副市长组织召开市政府统一行使行政复议职责工作推进会,对统一行使行政复议职责工作进行部署。

(三)落实机构编制,高质量完成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工作。2022年1215日,市委编委作出《关于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涉及机构编制事项批复》,明确机构职责、编制人员,设行政复议应诉综合科、行政复议科、行政应诉科,政法编制6个(其中市司法局原有1个政法编制,从市公安局划转3个政法编制,从市市场局、人社局各划转1个行政编制),核增科级领导职数3名。在市政府法律顾问室加挂市政府行政复议应诉服务中心牌子,事业编制6个(其中市法律顾问室原有2个,增加4个事业编制),县(区)司法局均与同级编办达成一致意见。其中,濉溪县设行政复议办公室、行政应诉办公室、行政复议应诉监督室(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室),编制内部调剂;三区设行政复议与应诉办公室,内部调剂3个行政编制。

(四)建立健全机制,率先建立行政复议员管理等制度。2023年1月12日,市司法局成立工作专班,收集整理行政复议员管理制度相关资料,着手起草市行政复议员管理办法;2月1日,市司法局组织濉溪县、烈山区司法局赴甘肃省司法厅,天水市、白银市司法局学习考察行政复议员管理工作;2月7日,起草完成《淮北市行政复议员管理办法(试行)》(初稿,以下简称《管理办法》)2月22日,经市政府同意市政府办公室印发《淮北市行政复议员管理办法(试行)》,建立由市政府统一管理、各级政府分级任命的行政复议员制度,标志着淮北在全省率先建立实施行政复议员制度。《淮北市行政复议员管理办法(试行)》对行政复议员选任条件、任命方式、权利义务和办案要求等作出具体规定,明确提出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员是在行政复议机构从事行政复议工作的人员,其中初任行政复议员经培训且考试合格才能任用,政府统一管理,具体工作由司法承担。该办法的出台,是我市行政复议体制改革的重要制度性成果,进一步健全了全市行政复议工作机制,有利于增强行政复议员的职业荣誉感,有利于稳定发展行政复议员队伍,有利于全市行政复议应诉工作的人才保障和长远发展,为全省行政复议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提供了有益探索和“淮北实践”

2023年3月9日22日,根据《管理办法》规定,经推荐、审查、培训、考试等程序,确认全市24名同志具备行政复议员资格。3月30日,举行淮北市行政复议员颁证任命仪式。淮北市市长汪华东同志出席行政复议员颁证任命仪式。市政府副市长章银发同志主持任命仪式。市领导向7名市级行政复议员颁发淮北市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员任命书及行政复议员证。

2023年4月7月为规范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提高行政复议案件办理质量,充分发挥专家咨询委员会“智库”和“外脑”的作用,建立淮北市司法局行政复议案件审理委员会淮北市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审理委员会并制定相应工作规则。

下面请贾俊峰副局长《淮北市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工作方案》进行解读。

一、《淮北市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工作方案》制定的必要性与依据。行政复议是政府系统自我纠错的监督制度和解决民告官行政争议的救济制度,是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重要渠道。20204月,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印发《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方案》(中法委发〔20205号,以下简称中央《改革方案》);20214月,中共安徽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印发《安徽省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皖法发〔20213号,以下简称省《改革方案》由于中央和省《改革方案》的规定比较原则,有必要根据我市实际,制定《淮北市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市《改革方案》),进一步细化实化改革内容,确保改革任务落地见效。

二、《淮北市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工作方案》主要内容

市《改革方案》主要由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工作要求三个部分组成。重点在主要任务和工作要求方面。

(一)关于整合行政复议职责。这是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除实行垂直领导的行政机关、税务和国家安全机关外,市、县(区)政府只保留一个行政复议机关,由本级政府统一行使行政复议职责。市、县(区)政府统一管辖以本级政府派出机关、本级政府部门及派出机构、下一级政府以及有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为被申请人的行政复议案件,并以本级政府名义作出行政复议决定。市、县(区)司法局为本级政府的行政复议机构,集中行使本级政府的行政复议职责。

(二)关于行政复议机构和队伍建设。这是改革的难点之一。省《改革方案》明确,按照行政复议职责与应诉职责分离、行政复议应诉案件办理职责与监督管理职责分离的原则,加强行政复议机构建设。改革后,行政复议机构接受申请的案件大幅增长,需建立相独立的复议案件受理、办理制度,形成科学的复议受理与办理相分离、复议与应诉相分离、案件办理与监督管理相分离的工作机制。因此,市《改革方案》明确行政复议立案、审理与行政应诉及监督指导等职责分工。中央和省《改革方案》要求,按照事编匹配、优化节约、按需调剂的原则,合理调配编制资源,确保人员配备与工作实际相适应。因改革方案中不宜包含机构设置、人员编制事项,就此问题,前期已专门向市委编办汇报、沟通。建立行政复议员制度实行行政复议员与办案辅助人员分类管理。

)关于健全行政复议工作机制。优化行政复议工作组织,案件审理实行合议制度,合议组由3名以上单数行政复议员组成;建立行政复议案件审理委员会和行政复议咨询委员会;加强复议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创新案件审理机制;加强智慧复议建设。

)关于监督机制和工作保障。为确保行政复议监督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以行政复议成效倒逼依法行政水平的提高,建立健全对行政复议决定执行情况的监督机制,综合运用定期报告、通报抄告、问题约谈、行政问责、绩效考核等措施。集中行政复议职责,对工作保障提出新的要求,按照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和上级考核要求,要落实行政复议接待、立案、审理、调解、听证等办案场所和行政复议办案装备、工作用车保障。    

关于推动先行先试。行政复议职责集中后,考虑到实施复议职责整合集中与编制人员调整到位之间有一个时间过程,按照中央和省《改革方案》要求,在修订后的《行政复议法》实施前,本级政府统一受理、集中办理行政复议案件,政府各部门不再受理复议案件。改革过渡期间,报经市政府同意后,市行政复议机构通过人员抽调等方式,从市公安、人社、住建、交通、市场等案件数量较多或专业性较强的部门抽调办案人员集中办案,确保案件接得住、办得了,确保工作不断、秩序不乱。这是改革地区在编制尚未到位时的普遍做法,待新机构人员逐步到位后有序退出实现平稳过渡。

)关于工作要求。从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严肃工作纪律、压实工作责任、强化宣传引导等五个方面作出工作要求,细化市委编办、市财政局、市机关事务管理中心、市司法局等主要涉改部门的工作任务,确保我市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工作顺利推进。

下面,请媒体记者提问:

记者:请问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后,行政复议工作有哪些变化?

[嘉宾] 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后,行政复议工作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变化:一是行政复议职责和队伍实现整合优化。改革后,市、县(区)的行政复议案件,由本级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市县两级司法行政部门以本级人民政府的名义,办理行政复议案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各级政府部门不再行使行政复议职责,既节约了编制资源,又优化了人员配置。二是行政复议的监督功能得到加强。行政复议案件集中管辖后,由本级人民政府统一行使行政复议职责,通过建立健全行政复议监督机制,能够加大对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的纠错力度,更加充分地发挥好行政复议监督功能,倒逼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三是人民群众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更加便利。改革后,一级政府只保留一个行政复议机关,人民群众申请行政复议、寻找行政复议机关将更加便捷,将大大减少“找不到、找不准行政复议机关”的现象。

 

记者二:如果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想要通过行政复议进行权利救济的,应该如何找准机关?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如果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县(区)政府派出机关、部门及派出机构下一级政府,比如县区某某局、乡(镇)政府等,可以去县(区)司法局申请行政复议。

如果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政府派出机关、部门及派出机构下一级政府,比如淮北市某某局、县(区)政府等,可以去市司法局申请行政复议。

实行垂直领导的行政机关,比如税务和国家安全机关等,需要向其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各级复议机关的地址和联系方式,我们都在政府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法韵淮北”等平台上进行了公示,方便大家找准复议机构

记者三淮北市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在全省范围内有哪些机制创新?

建立行政复议员制度并实行全市统一培训、统一发证、市县(区)政府统一任命,在全省属于首创,目前已在市局及4个县、区任命行政复议员24名。该制度是探索推进行政复议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新路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加强全市统筹。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行政复议员任命制度,确立“市局试点先行、全市总结推进”的试点计划,在市局以及全市4个县、区试行“司法局提名、同级政府任命”由市局统一组织培训考试的行政复议员任命制度。

二是明确任命标准。明确行政复议员任命资质,必须为在行政复议机构中依法履行行政复议职责的工作人员,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及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取得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等相关条件。截至目前,市局及全市4个县、区已全部完成任命。

三是举办颁证任命仪式。淮北市举行行政复议员颁证任命仪式,市委副书记、市长汪华东,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章银发,市政府秘书长徐涛出席仪式并颁发行政复议员证和任命书。仪式上,市司法局党委书记邵珠光宣读全市行政复议员名单,市、县区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员代表进行宪法宣誓,市司法局局长杨春杰代表行政复议员作表态发言。

四是统一标准行政复议员证和任命书。行政复议员证是由市政府统一制作颁发,确认全市行政复议员身份的证件,参考行政执法证、警官证等证件,设计出淮北市的行政复议员证。行政复议员证大小为63mm*95mm。以蓝色为基调,设计蓝色线条防伪花纹作为底纹。防伪底纹是以圆心为中心点,向外呈辐射状展开,内部结构呈放射状、对称形态的线条花纹,主图形为五瓣花形,寓意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共同和谐发展。

因为时间关系,此次发布会到此结束,感谢各位媒体记者朋友们!欢迎各位继续关注和支持我市依法治市法治政府和司法行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