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司法局关于对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028号提案的答复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市司法局 发布时间:2023-03-30 14:55 字号:

周继红常委:

您提出的《关于扎实推进政府权力清单制度体系建设》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淮北市司法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决策部署,结合司法行政工作职能,多措并举,扎实开展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

一是相继出台系列保护文件。市司法局先后出台《关于开展第一批“全市青少年法治教育示范基地”申报推荐工作的通知》(淮法宣办〔2020〕16号)《关于命名“青少年法治教育示范基地”的通知》(淮法宣办〔2020〕19号)《关于举办全市中小学生民法典征文比赛的通知》(淮法宣办〔2021〕2号)《关于开展2021年“开学第一课”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淮法宣办〔2021〕19号)《关于举办全市中小学生反邪教法治征文比赛活动的通知》(淮法宣〔2022〕5号)《关于做好2021年“同在阳光下•青春共成长”特殊人群困难家庭子女金秋助学活动的通知》《关于做好2022年“同在阳光下•青春共成长”特殊人群困难家庭子女金秋助学活动的通知》等,通过一系列文件的出台,为未成年人保护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法治保障。

是开展重要节点宣传活动《宪法》《民法典》《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作为重点宣传内容,利用3.8妇女节”6.1儿童节”、“6.26”国际禁毒日以及“江淮普法行”“宪法宣传周”等重要普法载体的节点,多载体、多层次、方位进行宣传,取得了良好宣传效果。

三是开展“送法进校园”系列活动。市司法局、市法宣办联合市教育局等单位在全市广泛开展“开学第一课”法治教育活动,通过法治副校长和法治辅导员入校开展法治培训课的形式,每年对全市约20万名中小学生进行普法教育,实现了全市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和法治辅导员全覆盖。组织开展“护航青春 ‘双减’有‘法’”法治宣传教育进校园系列活动。组织开展“送书进校园”活动,累计向市第一实验小学、市一中等21所学校赠送宪法读本4200余本,民法典读本1100余本组织开展中小学“宪法晨读”、未成年人“模拟法庭”、全市中小学“学宪法 讲宪法”演讲比赛、“学宪法 讲宪法”征文比赛、全市中小学反邪教法治征文比赛等活动,提高了全市中小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是精耕新体普法阵地。市司法局有效利用“淮北普法”新媒体普法矩阵(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官方抖音、客户端)开展未成年人普法宣传。“淮北普法”官方抖音号上开设未成年人普法栏目,拍摄制作防校园欺凌、防溺水、校园安全等系列普法视频;在“法韵淮北”官方微博号上发布未成年人保护以案释法典型案例和宣传片、宣传漫画等。共发布各类涉及未成年人保护法治作品300余件,点击量300余万次,收获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五是开展法律援助和安置帮教工作。扩大未成年人法援案件受案范围,开设“绿色通道”,简化审批程序,对未成年人案件随到随批,并优先指派熟悉未成年人案件特点、责任心强的律师,确保未成年人能及时获得法律援助,5年以来全市法律援助机构共办理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案件969件。

积极落实分类处遇原则,采取入矫宣告、集中教育和公益劳动三分离的方法,切实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在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对象矫治过程中重视思想道德与心理矫治相结合,建立教育帮扶载体,与成员单位共同解决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对象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实施社区矫正工作以来,共接收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28人,目前全市未成年人在矫人员12人,实现了“零犯罪”的工作目标。做好刑满释放未成年人的安置帮教工作,定期走访,了解生活状况,关注思想动态,目前全市共有刑满释放未成年人3人。连续四年开展“金秋助学”活动,累计资助经济困难社区矫正和刑满释放人员未成年子女79人,发放助学金10万元,使特殊人群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帮助未成年子女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