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实录】解读《淮北市司法局关于稳经济暖民心的十八条措施》新闻发布会
时 间:2022年8月3日
地 点:淮北市司法局七楼会议室
主 持 人:贾俊峰 市司法局副局长
发 布 人:市司法局局长 杨春杰
发布议题:解读《淮北市司法局关于稳经济暖民心的十八条措施》相关情况介绍
主持人:
各位记者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我是主持人贾俊峰。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我代表市司法局对各位记者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今天发布会的主题是解读《淮北市司法局关于稳经济暖民心的十八条措施》,今天我们就《措施》出台的重要意义和相关背景向大家进行解读。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相关情况,我们今天邀请到市司法局杨春杰局长,为大家解读《措施》。
杨局长: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对我局各项工作的关注与支持。现在,我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
一、《措施》出台的背景和意义
市司法局坚持“以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的系统思维,以“为企业发展出实策、为人民群众办实事”为出发点,制定出台了《淮北市司法局关于稳经济暖民心的十八条措施》,努力为全市稳住经济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和优质法律服务。
《措施》出台,是市司法局积极贯彻落实“一改两为”精神的具体表现。省、市委开年首会“一改两为五做到”重要会议精神传递了全省、全市奋勇争先、跨越赶超的重要信号。今年以来,围绕贯彻落实“一改两为”精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推出创优营商环境、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暖民心等一系列行动、方案,加强经济运行服务保障,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各个领域的工作都呈现出了新气象,司法行政系统也不甘落后。这一文件,就是市司法局立足职能职责,围绕稳市场主体和保障改善民生的重点,推出的一项实实在在的举措。
《措施》出台,是市司法局压实责任、自我突破和推动工作的有力抓手。今年对市司法局来说发生了两件重要的大事,一是今年上半年,市委九届第二轮巡察市司法局,目前我们处于全面巡察整改阶段。二是今年7月,市委市政府部署开展全市“找差距、改作风、强担当、争先进”专项行动。这两件大事同时也是我们推动工作改进和提升的重要契机。在全省、全市掀起办好民生实事的实干热潮下,市司法局党组树牢“发展退位、干部让位”鲜明导向,将巡察整改落实纳入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中,对照“六找六强”,坚持直面问题,深入思考“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司法行政能做什么、应该怎么做才有实效”,开展交流研讨,找准差距、凝聚合力,将落实这一文件作为一项有力抓手,督促推动全面依法治市和司法行政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措施》相关情况
下面向大家简要介绍下《措施》的主要内容。
《措施》分为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深化法治政府建设、法治守护民生福祉三个部分。
在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方面,包括依法推进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专项行动;纵深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市场主体轻微违法违规行为免罚事项清单;深入开展“法律服务进万企”“1234仲裁助企行动”和“喜迎二十大 送法暖民企”主题普法宣传活动;进一步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和相互协调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强化公共法律服务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推进办理破产工作等8项举措。
在深化法治政府建设方面,包括为本市出台疫情防控、稳定经济、为企业纾困解难等政策提供及时、高效法律服务;推进行政违法行为集中整治专项行动;着力提升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出庭应诉率;牵头落实“府检联动”机制和健全完善“府院联动”工作机制等5项举措。
在法治守护民生福祉方面,包括提升2022年度“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实效;持续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组织开展“人民调解为人民、全力护航二十大”专项活动,充分发挥“百姓评理说事点”作用;强化法治乡村建设;实施“法援品牌建设”等5项举措。
总体来说,《措施》紧密结合了省司法厅、市委市政府部署的重要工作,以服务为主线,突出了市场主体的权益保护、群众获得感的提升以及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创造等重要方面。
其中值得重点关注的内容和亮点有:
在全面清查行政机关不履行给付义务行为方面,我们将结合违法行为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常态化开展给付清查工作和行政违法行为整治工作,实行一季度一排查,每半年一督导,一年一总结,实现行政应诉案件“一压一降”,即压行政应诉案件数量,降行政应诉案件败诉率。
在执法规范化建设方面,我们将持续深化跨部门、跨领域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快推动执法重心向县级部门下移,规范乡镇(街道)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全面推行“综合查一次”改革,持续开展重点执法领域落实情况专项检查,推动乡镇(街道)综合执法效能切实提升。与此同时,继续拓宽轻微违法违规行为免罚领域,适时发布我市第二批《免罚清单》,持续创优法治化营商环境。
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目前已设立市知识产权纠纷仲裁调解中心,建立10人以上的知识产权专业仲裁员名册。下一步将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专业、行业人民调解组织,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专家咨询机制和知识产权纠纷调解与仲裁对接机制。推进公证存证与其他渠道间的有效衔接。
在提升公共法律服务便民惠企实效方面,我们将在9月底前完成市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提升改造,推进法律服务机构融入平台、窗口,整合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法律咨询、法治宣传教育、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仲裁、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等职能,做到“应驻尽驻”。国信公证处将启用“公证家事法律服务中心”,开展远程视频公证服务,采用简化版公证文书办理港澳地区非自然人投资市场主体的注册登记,推动长三角地区其他省市对我市出具的港澳投资企业公证书的认证互认工作。市仲裁委将全面推进“互联网+仲裁”服务,实现仲裁远程开庭,减少当事人诉累,提升案件审理质效。
在强化法治乡村建设,打通服务基层群众“最后一公里”方面,我们将深入开展“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活动,研究制定《淮北市村(居)法律顾问工作考核办法》,大力实施“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目标是到2022年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占各县(区)行政村(社区)总数10%以上,各行政村(社区)至少有4名以上“法律明白人”,50%以上的自然村(村民小组)至少有1名“法律明白人”。
下一步,市司法局将全力以赴抓好《措施》的落实工作,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也请广大媒体朋友们密切关注,大力宣传,谢谢大家!
主持人: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感谢杨春杰局长,感谢各位记者朋友长期以来对司法行政工作的支持。希望在今后的报道中继续关注司法局的工作。谢谢大家。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