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淮北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17—2025年)的通知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市司法局 发布时间:2018-05-21 00:00 字号:

淮北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17—2025年)

 

未来十年,是决战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市实施“中国碳谷·绿金淮北”战略、落实“四转一享”、勇闯崛起新路、打造开放创新新高地、争当转型崛起样板的关键阶段。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新型城镇化规划要求,推进我市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依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8号)、《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16—2025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省安徽总体方案的通知》(皖政〔2015〕15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试点省建设的实施意见》(皖政〔2016〕85号)、《淮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省淮北市实施方案的通知》(淮政〔2015〕37号)、《淮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淮北市城市总体规划》、《淮北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0年)》、《淮北市“十三五”工业发展规划》及《淮北市“十三五”农业发展规划》等,编制《淮北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17—2025年)》。

第一章 发展基础

第一节 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淮北市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确立了“中国碳谷·绿金淮北”的发展战略,形成了“一二三四五”总体发展思路(坚持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一个工作中心,激活招商带动和创新驱动两大动力引擎,打造自然生态、经济生态和政治生态三个“绿水青山”,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围绕发展转轨、产业转型、城市转向、动力转换,推进以小搏大、以老促新、以城带乡、以水宜居、以链招商,着力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集聚发展新动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呈现出发展理念更新、发展思路拓展、城市框架拉开、产业层次提升、开放创新联动、对外形象提升、精神状态昂扬的可喜局面,城镇化水平快速提升。

一、主要成效。

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着力实施“东进、南扩”城市发展战略,2016年末,全市户籍人口216.5万人,比上年增加411人;常住人口220.8万人,比上年增加2.9万人,增长1.3%。户籍人口城镇化率50.1%,比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2.1%,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城镇化空间布局不断优化。通过整合优化全域空间资源和功能布局,进一步确立了主城区六大组团发展和实施南部次中心培育战略,形成了“一主一副、南北联动”发展格局和“主城区—次中心—中心镇­—一般镇—中心村(新型社区)”五级城乡体系结构。在推进老城改造同时,规划建设东部新城、南部次中心、高铁新区,初步形成依山拥湖城市格局和“一带双城三青山、六湖九河十八湾”风貌,城乡一体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经济发展成效显著2016年全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99.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1.6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450.2亿元,增长3.3%;第三产业增加值287.3亿元,增长8.1%。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7.7:56.3:36.0,与上年相比,一产比重下降0.1个百分点,二产比重下降1.8个百分点,三产比重提高1.9个百分点。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93.3亿元,比上年增长0.1%。人均生产总值36427元,比上年增加1370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3.8%。粮食播种面积364.8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126.9万吨;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282.5亿元,增长6%,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15.4%;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14.0亿元,增长5.3%,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24.6%。全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58.9亿元,增长3.6%。

城镇化发展特色鲜明。在产城融合、金融创新、土地要素、民生保障、城市治理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成功跻身全国文明城市行列,先后获批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市、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国家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国家城市“双修”试点、国家第四批餐厨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中国绿色发展优秀城市、中欧绿色和智慧城市、创新中国绿色发展与生态建设标杆城市等。烈山区成为全省农村综合改革示范点区,荣获全国可持续发展试验区。相山区获批全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和省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区。濉溪县成为全国首批重点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试点。濉溪县临涣镇获批为第三批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

产城融合不断深化。大力推进产城一体化发展,坚持以产业园区为主要载体,推动产城一体、融合发展,7家省级开发区建成区面积达67平方公里,入驻企业1028家,形成了新型煤化工、铝基新材料、碳基新材料、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生物科技、信息技术等产业集群。树牢招商“生命线”,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招园引制一起抓,推进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万达、台湾文创园、完美生物科技等重大项目已落户我市。全市现有高新技术企业达80家、科技型企业达200家,拥有相邦陶铝新材料、金龙电子等多个世界第一、世界领先的产业及企业。特别是与上海交大合作开发陶铝新材料,被誉为“人类第四代航空材料”,千亿产业板块前景可期;金龙电子手机小马达做出大市场,占全球20%份额。总投资54亿元的平山电厂二期135万千瓦新型高效发电机组,每发一度电仅耗煤251克,代表世界最先进水平,是国家示范工程项目;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获评中国化工潜力园区十强,卓泰化工混合芳烃、己内酯等生产技术世界领先;华孚时尚成为全球最大的色纺企业,对时尚服装的流行色拥有国际话语权;汉芳集团成为中国芳香产业战略联盟领头企业。

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先后四批确定87个村开展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首批选择11个镇开展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建设,累计实施各类项目1326个,完成投资13.64亿元,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逐步完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杜集区朔里镇入选第一批省级特色小镇;烈山区石榴小镇获批安徽省第一批特色小镇;相山区芳香小镇获批省级特色小镇(试验);濉溪县荣获安徽省首批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称号;烈山区入选全国首批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试点;杜集区获评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单位和全国首批农村幸福社区建设示范单位;榴园村荣获全国美丽宜居村庄和省首批“宜居村庄”称号,并入选全省十佳绿色村庄;蒙村、郭王村上榜安徽省美丽宜居村庄。

二、城镇化发展面临的挑战。

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的积极性不高。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存在就业技能不高、就业岗位不稳定等问题,造成多数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城市挣钱、农村养老”的现象。随着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完善和落实,农民享受的各种耕种补贴等福利越来越多,一些农民认为城镇户口不如农村户口优越,不愿落户城镇;有些已落户城镇的群众甚至要求将户口迁回农村,主要原因就是怕过了承包期后将不再拥有承包地,担心一旦失业,无法维持城市生活。

城市就业吸纳能力不足。淮北市中心城区现有人口集聚水平仍然较低,需要继续增强中心城市的人口吸纳能力,增强就业,提升全域城镇化水平。在煤炭行业整体下滑的背景下,淮北市城市工业化带动力不强,经济发展动能不足,导致吸纳就业能力不够,造成农业人口外流现象严重,就近城镇化难度加大。

城市转型资金压力较大。淮北市是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煤炭税收对财政收入的贡献呈下降趋势,在产业转型升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等方面均面临着较大的资金压力,亟需创新投融资模式,加大资金投入。

城市区位优势不够突出。淮北市地处安徽北部,虽然在长三角城市群、淮海经济区核心区、中原城市群规划范围内,但是受其辐射带动能力较弱。在区位、交通及城市规模方面,与周边的徐州、蚌埠等相比均存在差距,受行政区划影响,城市承载空间偏小,在吸引人才、集聚产业方面受到制约。

第二节 发展机遇

 

国家及省级区域战略将为我市发展拓宽空间。未来十年是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战略的深入推进阶段,是资源型城市转型、中部崛起、皖北振兴等国家和省重要规划实施的关键时期,也是长三角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合肥都市圈、徐州都市圈等城市群加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对弥补我市区位短板,发挥要素优势,在交通设施建设、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城市联动发展方面均提供了有利时机。

资源型城市转型和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为我市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今后一个时期,国家继续着力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生产供给端入手,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提高投资有效性,加快培育发展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增强持续增长动力,必然会进一步加大对资源型城市的政策支持力度。我市作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和国家老工业基地,将继续获得国家政策支持,有利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改善生态环境。

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为我市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必将为我市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新的机遇。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定实施“中国碳谷·绿金淮北”发展战略和“一二三四五”总体发展思路,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高城镇化质量为关键,大力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着力提升城镇综合吸引力、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淮北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第二节 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公平共享。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合理引导人口流动,扎实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生活质量,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使全体居民共享城镇化、现代化发展成果。

绿色引导,生态优先。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绿色发展为引领,强化生态环境保护,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探索绿色低碳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城镇建设模式,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有机结合,保证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打造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升级样板城市。

多方联动,协调发展。加强区域合作,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在经济圈、城市群组中的作用。努力实现中心城市、县城、中心镇、特色小镇及美丽乡村的协调发展,坚持城乡统筹,促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推动城乡服务均等化,逐步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努力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多元驱动,创新发展。不断深化“创新理念上的差距是最大差距,创新发展上的短板是最大短板”的认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加快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加速科技与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促进发展动力从依靠资源和要素投入向创新驱动转变。

遵循规律,彰显特色。遵循新型城镇化发展内在规律,紧紧围绕淮北资源、地理、历史、文化特点,因地制宜,挖掘资源与文化优势,合理规划,突出城市特色,形成具有淮北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风格。

第三节主要目标

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到2020年,市域户籍总人口达到220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7%,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7%。展望到2025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2%。

城镇空间结构不断优化。综合考虑淮北市全域发展的要求,建设“生态网络化,功能板块化,城镇组团化,绿色宜居城”,形成“一主一副、两轴一带”的市域城镇空间格局。以北部主城核心和南部次中心两个发展集聚核,加快东部新城、高铁新区、凤凰新城建设,促进市域各功能板块互动,形成南北向联动皖苏和东西向联通皖豫的两条城镇发展轴,依托浍河形成对接宿州的产业发展带。

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按照市县协同、城乡一体要求,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力发展县区经济,强化基础设施支撑,不断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成效明显,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到2020年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达到60%以上,安全用水得到保障,垃圾、污水处理率大幅提高,到2025年,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达100%,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44%,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新成效。统筹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一体化,形成要素均衡、功能互补、联动高效的城乡发展格局。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公共教育、就业创业、养老、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到2020年,80%以上布点中心村达到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建设市级特色小镇10个,省级特色小镇2-3个。到2025年,建设市级特色小镇15个左右,省级特色小镇5-6个左右,争取国家级特色小镇2-3个,城乡一体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人居环境更加美好。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将海绵城市理念和要求全面引入老城改造、新城开发之中。注重城市历史文脉、民族文化风格、传统民俗风貌的保护延续。加强城市发展与自然生态相融合,推动煤炭黑金城市向生态绿金城市转型,着力打造宜人宜居宜业宜游的山水生态城市。不断提高城市经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让城市更智慧、更安全、更人性化。

专栏1  淮北市新型城镇化主要指标

序号

 

2016

2020年目标

2025年目标

一、城镇化水平

1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62.1

67

72

2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50.1

57

60

二、基本公共服务

3

农民工随迁子女城镇义务教育覆盖率(%)

100

100

100

4

城镇失业人员、农民工、新成长劳动力免费接受基本职业技能培训覆盖率(%)

 

≥95

≥99

5

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

 

≥95

≥99

6

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

99

≥99

≥99

三、基础设施

7

百万以上人口城市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

 

60

65

8

用水普及率(%)

99.15

100

100

9

城市污水处理率(%)

97.97

>98

>99

10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100

100

100

11

城市家庭宽带接入能力(Mbps)

50

100

200

12

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

100

100

100

四、生态文明

13

人均城市建设用地(平方米)

 

≤100

≤100

14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

0.44

省下达

省下达

15

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

20

60

100

16

城市建成区绿地率(%)

43.76

43.5

44

17

设区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

65.5

省下达

省下达


第三章 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第一节 全面放开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限制


实施全面放开城市落户政策,零门槛鼓励农业人口进城安家落户。实行省内户口迁移“一站式服务”,创新设置公共集体户,方便外来人员落户。积极创造条件,优化人才引进政策,吸引大中专及以上毕业生来淮北创业就业,精简城镇户口登记和迁移手续,提高办事效率,方便户口迁移。抓住棚户区改造和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的有利时机,以城中村、城郊、开发区及大型工矿等区域为重点,推动农业人口成建制转为城镇户口。

第二节增强农村转移人口进城落户的能力和保障

提升农民创业就业能力。积极与就业单位对接,充分利用政府部门及淮北师范大学等高校资源,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做到应培尽培,对参加各类短期、中期和长期培训的农民进行一定政策支持。搭建农民创业就业平台,加快各县区创业园区及孵化基地建设,免费提供创业就业信息咨询服务,培育创业典型,广泛宣传,发挥示范作用。努力为农民创业提供政策咨询、项目推荐、技术指导、后续支持等服务,落实小额担保贷款、资产抵押、创业补贴、税费减免等优惠扶持政策,大力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创业能力和素质,切实提高其进城后的生存发展能力。

保障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平等接受教育权利。凡在本市购买住房且已入住的进城务工人员享受市民待遇,适龄随迁子女享有就近入学等公共服务权益。在本市没有购买住房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凭居住证、户口本等相关有效证件由居住地所在县区教育主管部门安排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畅通入学渠道,简化就读手续,为随迁子女入学提供方便,努力实现“三个一样”。建立健全中小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保证流出地与流入地信息的无缝对接。开展各种帮扶活动,为随迁子女融入学校和城市提供帮助,全市农民工随迁子女城镇义务教育达到全覆盖。

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基本医疗卫生条件。加大城市医疗设施投入,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镇化医疗卫生体系,合理配置医疗服务资源。不断完善医疗卫生属地化管理制度,将农业转移人口及其随迁家属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按国家规定提供健康教育、妇幼保健、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控等医疗服务,不断提高农业转移人口聚集地的疾病监测、疫情处置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

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基本住房需求。建立购租并举的城镇住房制度,支持农业转移人口扩大住房消费。合理安排进城落户人口相应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保障进城落户人口用地需求。对不具备购房能力且符合当地住房保障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支持在市场上租房居住,政府通过发放租赁补贴或提供公共租赁住房等方式,满足基本居住需求。鼓励企业建设集体宿舍,多方协作,解决务工人员住房问题。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稳步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缩小城乡、职业、人群间待遇差距。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深入实施城乡居民、城镇职工大病保险制度,鼓励发展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进一步扩大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覆盖面。统筹城乡低保制度,完善特困人员供养制度和受灾人员救助制度,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全面落实儿童、残疾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政策,完善孤儿院、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加强优抚安置工作。

第三节创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

健全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机制。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有序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深入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积极探索土地承包权有偿退出、土地经营权入股农业产业化经营。探索农村宅基地集体所有权、农户资格权、宅基地及农用房使用权“三权分置”,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建立健全退出宅基地激励机制,鼓励村民自愿退出宅基地。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允许进城落户农民继续保留依法取得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争取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试点,建立统一规范的市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

落实人钱挂钩人地挂钩政策。将为持有居住证人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等增支情况或吸纳农业转移人口等纳入县区分配新增政府债券额度测算因素。对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较多的县区,适当支持保障性住房专项资金。统筹市本级财力及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较好的县区给予奖励。实行差别化进城落户人口城镇新增建设用地标准。规范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

完善农业转移人口社会融入机制。加强包容性城市建设,大力推进农民工融入企业、子女融入学校、家庭融入社区、群体融入社会。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参加党组织、工会和社团组织,有序参政议政和参加社会管理,提高市县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农民工的比例。不断丰富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增强城市的责任感、认同感和归属感,鼓励农民工参与社区公共活动、建设和管理。

第四章 全域城镇化布局

 第一节城市开放发展格局


   深度对接国家“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加强与京津冀、苏浙沪地区合作发展,全方位融入合肥都市圈、徐州都市圈和中原城市群,加强与省内中心城市联动发展,加快淮宿城市组群建设,加强合蚌淮发展轴带建设,促进跨省域城市组团,推进产业经济、交通体系、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区域融合。

产业经济融合。全面参与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加强淮海经济区核心区一体化发展,协同推动淮海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加快与徐州都市圈产业合作发展,合理引导跨界共建园区建设,优化产业共建合作机制,建立技术创新联盟,共同推进产业转型提升。加强淮北段园工业集中区与徐州铜山区、泉山区产业合作共建,协同打造皖苏产业合作示范区。加强淮宿产业转移统筹协调,共建淮宿承接产业转移基地和商贸物流基地。加强濉芜产业园区建设,实现南北结对帮扶和园区合作共建。

交通体系融合。保障区域交通设施跨界衔接,畅接国家交通运输走廊,联合开展跨界区域快轨网络和通道规划研究。加快建设淮宿蚌(淮北-宿州-蚌埠)、淮宿阜(淮北-宿州-阜阳)城际铁路,推进徐淮阜(徐州-淮北-阜阳)高速公路、通用机场、城市轨道交通等重大设施建设,协同推进淮徐(淮北-徐州)等快速通道建设,建立徐淮宿同城化交通体系和一体化轨道交通网络。

公共服务融合。推进淮宿、淮徐等城市组群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共享,加强市县医疗机构合作,促进边界城镇医疗服务一体化,鼓励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跨市共建分支机构,共同建设优质公共服务生活圈。

生态环境保护融合。加强周边区域跨界河流、湖泊水体污染联合治理,保护跨界山体,建立生态环境治理区域联动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加强新濉河、沱河(新汴河)、浍河、闸河、龙河、洪碱河等河流联合治理,提升现有工业企业废水处理水平,加强河流沿岸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皇藏峪-龙脊山-大五柳生态廊道管控,统筹推进生态廊道建设,注重生态廊道沿线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和生态板块保护,共同构建“山青、水秀、城美”的宜居环境。

第二节全域城镇化空间格局

以“生态网络化、功能板块化、城镇组团化、绿色宜居城”为目标,规划形成“一主一副、两轴一带”的全域城镇化空间架构。

一主一副指主城区和南部次中心。其中“一主”包括中心城区、濉溪县城及近郊。“一副”指南部次中心,包括百善镇区周边。距濉溪县中心城区20公里,距煤化工基地20公里,距宿州30公里,距永城25公里。

中心城区发挥集聚、辐射作用,大力发展城市现代服务业,增强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推进城市与产业升级转型,实现相濉同城化,建设成为行政管理中心、商业金融贸易中心、文化娱乐中心。

东部新城突出生态建设、提升综合服务功能,着力建设以教育科研、行政办公、大学生创业、金融商贸、旅游休闲度假为主的生态城区、智慧城区和创新城区。

高铁新区依托高铁站点,由内向外依次设置交通、商务、居住等功能;依托已有产业基础和对外交通优势,重点发展机械加工、装备制造、电商物流等产业;扎实推进朔西湖的保护与开发,坚持“低成本开发、高品质建设、大手笔运作”原则,将朔西湖打造成为全国著名的郊野公园、健康小镇。

凤凰新城聚焦绿色食品、信息技术、生物科技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按照产业化、集群化发展的思路,推动凤凰山开发区与渠沟工业项目区融合发展。

碳谷产业新城是中国碳谷·绿金淮北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科技新城部分,规划面积约16平方公里,选址于现杜集区(东湖和人民路东段区域);碳谷工业区部分,规划面积约73.65平方公里,选址于现淮北经济开发区(新区)及烈山区古饶镇。碳谷新城将打造成“产业特色突出、优势明显、活力多元、康养宜居”高标准产业园区,对提升城市活力、促进城市转型都会产生重大的推动作用。

南部次中心立足南部煤炭和农业资源优势,服务煤化工产业和农业产业化,加快新型煤化工合成基地、铝基新材料基地等产业基地及淮北南站、浍河港区及百善物流园建设。抓住国家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战略机遇,以百善为中心,按照中等县级城市的规模高标准规划,打造具有居住、文体娱乐、商务商贸、科教研发、医疗卫生、休闲旅游等综合服务功能的市域南部次中心,辐射和带动市域南部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成为淮宿城市组群的重要支撑平台。通过南部次中心建设,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食品、轻纺、电子为主)、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保持县域经济的发展后劲。南部次中心远景规划城区人口规模30万,建成区30平方公里。

两轴一带:“两轴”指南北向“皖苏发展轴”和东西向“皖豫发展轴”,“一带”即连接宿州的浍河沿岸经济带。

南北向联动皖苏发展轴,含段园、朔里、石台镇三镇,依托段园镇融入徐州都市圈,加快建设淮徐快速通道,重点发展物流、生态农业、高端装备制造,带动市域北部地区提档升级。东西向联通皖豫的城镇发展轴,包括渠沟、刘桥、铁佛等镇,重点发展绿色食品、生态旅游、煤电产业。

浍河沿岸经济带依托浍河,以重点镇为节点,加快构建浍河经济带“一轴、四心、两翼齐飞”的产业和空间格局。以浍河为轴,形成以港口和码头为节点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打造沿河生态文化旅游走廊,串联古运河遗址和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等高品质旅游资源。以临涣、韩村、孙瞳、南坪为中心,加快建设产业集聚发展带,提高小城镇建设水平,带动两岸经济起飞和社会发展。以煤炭资源为核心,建设全国重要的煤化工产业基地及煤炭物流中心。以浍河航运为核心,建设现代综合的临港经济区,成为皖北主要的原材料和产品的集散中心和物流中心,实现以港兴镇、以港兴县的目标。以浍河改造为核心,建设宜居生态区和安徽省乃至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区。

第三节   生态空间格局

 

规划构建“一带、两翼、三廊、四区、多点”的生态空间格局,维护区域生态安全。

一带:以淮北城市“中央湖廊”、青阜铁路生态廊道和S202线生态廊道为骨架,形成链接南北、贯通城乡的中央生态景观轴带,主要包括朔西湖、古乐湖、东湖、绿金湖、南湖、洪庄湖、乾隆湖及化家湖串联湖群及其周边各类生态游憩公园绿地,以及青阜铁路、S202线生态廊道等。

两翼:以绵延环抱中心城区两侧的相山和龙脊山风景区为主体,重点打造包括口子产业园、南山景区、榴园景区、龙脊山风景区的生态绿脉,构筑淮北都市区绿色生态屏障,形成保障城市生态安全、扩充城市生态容量、承载城市生态文化的重要基地。

三廊新濉河、沱河、浍河三条区域生态廊道。

四区采煤沉陷区、工矿废弃地、工矿污染敏感区、饮用水源涵养保护区。

多点以村镇为中心,构筑遍布城乡、普惠城乡的美丽乡村绿色空间体系和绿色空间单元。

 第四节城镇村一体化功能布局


积极推进中心城市战略。打造以行政管理中心、商业金融贸易中心、文化娱乐中心为主的城市中心。加强“相濉—相烈—相杜”一体化建设,构筑“相濉、相烈、相杜”为主体的淮北都市区。科学规划中心城市功能,着力增强城市内部不同功能区布局的合理性,使住宅、商业、办公等不同功能区相互交织、有机结合,实现城市功能的协调兼容互补。协调城市产业发展、市政基础设施和各类城市要素平台建设,增强城市综合承载力和竞争力,提升城市能级,强化主城区的凝聚力,增强主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规划形成“一带双城、四轴六区”的城区空间结构。

一带双城。“一带”指由采煤沉陷区形成的古乐湖、东湖、绿金湖、南湖、洪庄湖、乾隆湖,六湖珠联构成城市中央湖廊。“双城”指东部城区和西部城区。东部城区由龙湖、东湖、烈山三个片区组成;西部城区由相山、杜集、凤凰山三个片区组成。

四轴六区。“四轴”指人民路、沱河路、相山路、梧桐路四条城市发展轴;“六区”指相山、杜集、凤凰山、龙湖、东湖、烈山六大城市片区。

专栏2 六大城市片区发展指引

相山片区:相山片区包括老城区和新城区。老城区大力推进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老旧小区改造、景观整治工程,完善道路交通系统,加快棚户区改造,升级改造传统服务业,建设城市行政中心和商务中心。增加公园绿地、广场等公共空间和社区级服务设施配套,提高生活便利度。实施城市西延战略,推进淮海路、人民路西延工程及淮海西路两侧商业开发,着力打造凤凰新城。新城区以人民路和相山路为主要空间发展轴,加快城市级公共设施的建设,提升城市面貌;重点建设滨湖区域,引领城市由依山发展转向拥湖发展。

杜集片区:着力建设以高新产业研发与技术转化为主要特色的城区和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发挥高铁枢纽的区位交通优势,积极发展商务办公、商贸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打造淮北北部门户。对于零、散、有污染企业实行用地置换,退城进园,保留占地面积大、厂房集中的企业,形成完整片区。重点建设龙河路轴线,结合工业遗产保护布局公共服务设施和宜居空间,打造资源型城市更新改造的示范区。

凤凰山片区:打造以现代绿色食品制造为主、现代服务业集聚、宜居、宜商、宜游的综合功能型开发区;加强与相山片区的对接,增加商业、居住和服务功能;增加片区绿地,不断提升园区品质。

龙湖片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引导龙湖工业园区向科技研发、创新孵化、智慧产业为主体的新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转型;依托梧桐路发展轴线,西部完善配套服务功能,以商业居住为主高品质推进成片开发,东部以科技研发、文化创意、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引领传统产业转型。

东湖片区:打造山水特色生态城、文创教育智慧城、产城融合宜居城;依托职业教育园区丰富的教育、科研资源优势,以城市级公共服务设施投入建设为契机,加快与教育相关的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大力推动基地内部产业功能的转型升级,鼓励现有企业自主退二进三,重点发展企业研发、总部经济、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等功能,促进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的良性互动,相互融合。

烈山片区:重点发展南湖片区,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和粉尘控制,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以青龙山为生态核心,西部以居住商业功能为主,东部依托货运交通优势重点发展商贸、物流、绿色建材等产业,积极申请设立物流保税区。

促进中心镇特色发展以提高综合承载力为基础,以产业特色化为方向,以“扩权强镇”为动力,加快中心城镇建设步伐,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和农村服务业发展,打造一批产业特色鲜明、服务功能完善、人居环境良好的新型小城镇,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就近城镇化。进一步壮大百善、朔里等全国重点镇,加快建设段园、南坪、临涣、五沟、渠沟、古饶等中心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按照市政标准改造和完善城镇基础设施,提升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城镇综合服务功能,增强产业人口集聚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谋划建设双堆集中心镇新城建设。对于离城区或次中心距离较近、联系十分密切的建制镇,通过行政区划调整,合并或撤销部分规模较小的镇,使其依托区域中心共同发展,以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成为促进城乡协同发展的节点。

专栏3 中心镇发展方向

百善镇:加强与濉溪县城、临涣镇、四铺镇在功能、产业、交通、生态等协同发展,加强与宿州市承接产业转移统筹协调。依托镇区,拓展新区,优化整合,打造南部次中心,建设创新活力、生态宜居的新型城市,带动市域南部地区全面发展。

朔里镇:加强与淮北高铁新区、杜集开发区和石台镇联动发展,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科技研发、商贸物流、休闲旅游和大健康等产业,带动市域北部地区提档升级。

段园镇:发展机械制造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建设皖苏跨省合作的示范区,成为淮北市率先融入徐州都市圈的先行区、桥头堡。

南坪镇:建设农副产品集散中心和加工中心,以发展商贸、工业、居住为主的现代化综合型城镇,淮宿一体化发展的门户区。

临涣镇:加强与安徽(淮北)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韩村镇、百善镇(南部次中心)协同联动发展,共筑淮北市域副中心。重点发展煤化工及采矿配套设备制造等产业,强化综合服务功能,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五沟镇:发展工贸服务为一体的新型城镇,成为市域南部重要节点城镇。

渠沟镇:大力发展高产、高效、生态、休闲旅游农业,建设农业产业化示范区。

古饶镇:加强与淮北经济开发区新区、淮北高铁南站新区和宋疃镇联动发展,加强与宿州符离镇协同发展。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高端纺织、新材料、现代农业和绿色建材等新兴产业,综合配套完善现代服务业。

双堆集镇:发展红色旅游产业,建设现代农业,打造产城融合新城。

合理规划中心村(新型社区)。以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各县区村庄布点规划为指引,合理进行中心村布点。将中心村建设成为农村基本服务单元,完善基本农村公共服务及支农服务功能。大型中心村人口规模达到3000人以上,一般中心村人口1000-3000人,合理规划中心村,结合地形地貌单元和交通等条件,形成“中心村-自然村”的空间形态。

科学配置自然村。规划大型自然村人口达到1000人以上,一般自然村人口500-1000人。自然村采取因地制宜的提升与改造措施,公共服务建设标准应能满足本村居民日常的生产、生活需求。保护具有传统风貌的自然村落和农耕景观,在此基础上改善乡村的人居环境品质。

第五章  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第一节加强新型城镇化的产业支撑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围绕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要求,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产业集群发展、智能转型和绿色提升,全面提高工业经济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深入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及园区转型升级工程》,立足市场前景、技术储备和产业基础,加快发展壮大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绿色食品六大产业。建设省铝基高端金属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成为全市经济发展增长极。到2020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持续壮大,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到2025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更加完善,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成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主导力量。

专栏4 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

铝基高端金属材料:年产20万吨铜铝复合线、年产15万吨高精铝板带箔、年产5万吨亲水铝箔、年产1000万平方米CPI基板、年产2万吨电子铝箔、年产19万吨超大规格特种铝合金板带材、年产36万平方米幕墙板、2.4万吨彩涂铝卷、年产5万吨半刚性食品级铝箔、年产32万吨高档热镀铝锌硅钢板及彩涂生产线、年产200万只镁铝车轮、年产5万吨铝容器加工生产线、年产10万吨轨道交通用大型铝型材、年产10万吨节能环保铝合金型材、年产10万吨新能源高端铝型材等。

陶铝新材料:均瑶产业园、陶铝产业园、淮海集团陶铝新材料加工中心、连铸连轧生产线、复合材料制粉、特种铸造生产线、上海交通大学安徽陶铝新材料研究院、安徽省铝基复合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争创国家铝基材料及制品检验检测中心等。

碳基新材料:100万吨碳基新材料、10万吨环己酮仿生催化氧化联产己二酸与己内酯、焦炉气综合利用甲醇、甲醇制烯烃、5万吨环保型功能性添加剂、3万吨电子新材料产品、优耐德引发剂、16.5万吨醋酸衍生品及食品添加剂、1000吨功能性碳纤维复合材料等。

新能源:两淮采煤沉陷区300MW国家光伏领跑者基地项目、永辉刘桥40MW农光互补项目、濉溪经济开发区30MW光伏发电项目、杜集经济开发区30MW光伏发电项目、中远溪濉溪县99MW风电项目、阳光电源、华润电力、华能、申能风力发电项目、上海电气杜集区30MW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濉溪浦发30MW生物质发电项目、上海电气濉溪县30MW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新建瓦斯发电机组项目、ESS高效能源存储系统项目、风能系列产品组装线项目等。

新一代信息技术:淮北城市云计算中心、东华(淮北)·全国中小企业云服务智慧产业园、金龙机电二期触摸模组、AG玻璃项目、安徽傲龙网络IDC枢纽中心(二期)、年产300万套3C通讯器材生产线项目、移动终端及相关配件生产线、电力电子设备、智能家居设备、智能穿戴设备、物联网设备生产线、物联网传感节点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力普拉斯电源UPS项目、安徽理士电源UPS项目、海聚科技手机主板制造项目和智能家居项目、淮北思苑科技软件开发和应用、安徽迎辉科技新型显示项目、京信电子汽车电子束项目、裕源太阳能科技LED、电池组项目、深圳宏鑫瑞特LED项目、贝仕达电子科技微电机、电位器和汽车电子项目。

高端装备制造:天路航空无人机、通用航空产业园、大唐富怡智能机器人、柔性软体机器人、智能制造科技产业园、煤矿机械再制造、精密液压铸件、磁阻电机装备、不锈钢复合管及纺织环保设备、安来机电装备研发制造等。运用3D打印技术实现高端装备制造。

生物医药:华润中药配方颗粒提取工程、安徽康尔欣“石之仚(仙)”系列产品生产线、安徽科宝生物制药、英科医疗高端医用手套、完美生物科技、汉芳生物科技、奥郎普生物工程、临沂亿嘉禾生物工程、中药及保健食品产业园、淮北中加生物医药中间体产业城、中药饮片生产线、氨基酸生产线、盛美诺胶原蛋白、阜邦食品添加剂、智信堂中药饮片、康荍生物技术、北京宝德瑞食品、人良生物科技、淮北大健康硅谷、三木生物科技等项目。

绿色食品:凤凰山绿色食品基地、百善现代健康食品工业园、全聚德食品加工及冷链物流、完美水果酵素、广东潮州食品园、康师傅方便食品、上好佳休闲食品、旺旺烘焙类食品、喜之郎休闲果品、今麦郎食品、好丽友食品、三全食品、蜡笔小新休闲食品、江门市澳新食品、北京美丹食品、澳门十月初五饼家食品、嘉士利食品、上海太太乐生物科技保健品、香飘飘食品及饮料加工、广州乐百氏功能性饮料生产、口子东山产业园、圣芝堂功能性植物饮品、鑫乐源芋蔬膳食纤维系列产品、思朗食品保健饼干、苏太太休闲食品、皇冠休闲卤制品、口口丫休闲食品等。

加快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坚持创新驱动,推进新一轮技术改造,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提高运营的质量和效益,做到资源高效、循环、低碳利用,促进煤炭、电力、装备制造、纺织服装、新型建材五大传统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专栏5 传统产业重大项目

煤炭:续建信湖煤矿,建设规模300万吨/年。适时开工建设赵集煤矿,建设规模300万吨/年。关闭刘店、袁庄、海孜(大井)、杨庄、朔里、石台、双龙、岱河、芦岭、百善、刘桥一矿、卧龙湖、金石等13对煤矿,退出产能1705万吨/年。

电力:开工建设淮北平山电厂二期国家示范项目,加快推进大唐热电联产项目、国安热电联产项目、中利热电联产项目、上海电气热电联产项目、浦发垃圾电厂项目、宇能垃圾电厂项目,适时启动淮北国安电厂二期、大唐虎山电厂二期项目、刘庄低热值煤电厂、临涣电厂三期项目,谋划平山电厂三期项目。

装备制造:濉溪汽车关键零部件高新技术特色产业集群、濉溪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冠鑫汽车ABS生产、成源汽车部件生产、汽车轮毂生产、汽车动力电池研发与生产、安徽宸宇汽车部件制造、中加汽车配件及五金产业城、杜集区煤矿机电装备制造、不锈钢带生产、年产200万件汽车用铝合金精密铸件等项目。

纺织服装:华孚绿尚小镇、启鑫10万吨紧密纺二期、年产1000万套羊毛衫生产线、苏杭服饰、联利发纺织服饰、蓝天纺织等项目。

新型建材:安徽(淮北)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千亩建材园、海螺合作日产45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淮海实业集团大型预制构件、濉溪尾矿资源综合利用、复合材料生产线建设、微晶石装饰材料等项目。

加快服务业发展。深入实施《加快服务业发展工程》,积极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导向,以信息化为技术支撑,以服务模式和管理方式创新为路径,大力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与一、二产业协同联动发展,培育服务经济新增长点。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把握消费需求升级大趋势,面向城乡居民生活,丰富文化旅游、商贸流通、居民服务、健康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内容和形式,推动向绿色、特色、便民化发展,稳步提升多样化居民服务水平。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形成经济发展新支撑。依托区位禀赋和产业发展优势,不断扩大楼宇经济规模,突出特色,做大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提升楼宇经济信息化建设水平,实现楼宇经济的网络化、信息化、动态化管理,为楼宇经济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到2020年,新增规模以上现代服务业企业40个,新增5个以上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全国500强服务业企业1家。到2025年,全市服务业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增强,规模明显扩大,比重明显提高,结构明显优化,水平明显提升,贡献明显增强。

专栏6 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

现代金融:浦东发展银行、合肥科技农商行、马鞍山农村商业银行等设立分支机构,淮北金控集团、同创担保集团、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皖北融资中心、金融服务中心等项目。

现代物流:淮北传化公路港物流项目、青龙山铁路无水港;凤凰山物流园、邮政快递物流园、高铁新区物流园、百善物流园、杭淮惠龙物流园;公路铁路联运物流配送中心、濉溪县中瑞农产品批发市场改造升级工程等项目。

商务服务:淘宝特色中国淮北馆、京东中国特产淮北馆、惠民生活直通车服务平台、淮北市会展中心等项目。

文化旅游:淮北隋唐运河古镇文化旅游、口子文化博览园、乾隆湖景观绿化、红色文化公园、龙脊山综合开发、南湖大型游乐场、廻龙山生态旅游、凤凰山绿色食品文化旅游博览园、煤矿工业研学旅行基地、黄里风景区、石榴和芳香特色小镇等项目。

现代商贸:中国供销集团淮北农产品批发市场、万达商业广场项目、红星国际广场等项目。

推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深入实施《农业现代化推进工程》,发挥国家农产品主产区优势,以农业产业化为抓手,以龙头企业为支撑,稳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走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之路。在稳定粮食生产基础上,大力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布局,构建南粮、北菜、东部沿山特色水果、近郊休闲观光农业四大产业板块,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

专栏7 现代农业发展重点工程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淮北市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活动项目、濉溪粮食增产示范工程、濉溪县田间工程建设项目。

现代农业示范区提升工程:凤凰山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项目、高岳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项目、朔里现代农业示范园项目、古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濉溪现代农业示范区提升项目、百善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项目、榴园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项目、盛景农业生态示范园。

规模养殖基地建设工程:百万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建设项目、2000万只家禽标准化规模生产基地建设项目、100万头只草食动物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建设项目、特色水产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项目。

特色农业基地建设工程:10万亩设施蔬菜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10万亩优质水果基地建设项目、20万亩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

第二节   完善城镇功能

加快创新平台建设重点推进以梧桐路为中轴线的绿金科创大走廊建设,坚持科学规划、高效集约、绿色发展三个原则,做到产业集聚、新城发展、生态宜居三个统筹,引进、培育、做强一批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努力打造成省内一流、国内有影响的创新共同体、创新策源地、创新发展主引擎。实施开发园区科技提升计划,大力推进龙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濉溪经济开发区创新园区、杜集矿机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凤凰山国家农业科技园、烈山经济开发区雷山项目区等创新载体建设,引导人才、项目、知识产权等创新资源向园区集聚。鼓励各级政府通过盘活商业用房、闲置厂房、物流设施等资源,建设一批创新创业园,形成“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孵化体系。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科技孵化器建设,支持搭建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等创新平台,缩短孵化周期,提高孵化效率。充分发挥地方和高校各自优势,加强与淮北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创新合作,实现市校融合发展,推动高校教育和地方发展转型升级。

加快发展教育事业。按照教育质量提升与教育公平并举原则,进一步优化中小学和幼儿园布局,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加快缩小校际差距、城乡差距。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提升计划,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提高幼儿保教质量。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和质量,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队伍。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坚持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实施中高职一体化改革,支持淮北职业技术学院争创省高水平技能型大学。重视高等教育发展,继续支持淮北师范大学建设,深化市校合作,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等方面提供支持。

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施居民健康行动计划,完善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加强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等重大疾病综合防治和职业病危害防治,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加强综合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加强紧急救援体系建设。深化市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着力健全分级诊疗、药品采购供应、医保管理等体系建设。完善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三级卫生服务网络,构建上下联动、衔接互补的医疗服务体系。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落实全民参保计划,基本实现城乡人员全覆盖。稳步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缩小城乡、职业、人群间待遇差距。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

强化公共安全管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进一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加强高危行业、道路交通、公共场所、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安全检查工作。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强化依法治理、安全监测和社会共治,促进健康淮北建设。推进防灾减灾和应急体系建设,重点加强防洪、消防、防震、人防等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构建市、县(区)、镇(办)、村四级文化基础设施网络,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实施公共文化图书馆总分馆制,开展“百馆(站)千村文化结对”共建。加快文化主题公园、规划馆、科技馆、博物馆等设施建设,推进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服务中心)、农民文化乐园、城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实施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工程。

专栏8 淮北市社会建设重点工程

教育能力提升工程:加快市一中东校区建设、濉溪县二中新校区建设。支持市职教园区内涵建设、做实现代职业教育联盟,建设一批高水准职业教育培训、实习实训、技能鉴定、技术研发、产业孵化和信息服务中心。谋划建设淮北应用大学,支持淮北师范大学新校区建设。

健康淮北发展工程:推进市人民医院新院区、市三院(传染医院)、市老年康复医院、市肿瘤医院、市紧急救援中心、市四院等重大项目建设。

全民体育健身工程:加强群众健身设施布局,以城乡社区为节点,建设健身步道、早晚锻炼点,推进市体育中心建设项目、淮北市高科技电训中心项目、濉溪县文体中心项目、相山区全民健身中心项目建设。

养老服务促进工程:加强社区养老服务平台建设,支持社会资本参与举办养老机构,加快推进淮矿职防院健康养老服务,推动职业病防治院健康养老、朔西湖健康小镇、龙脊山生态养老休闲度假区等项目建设。

居民住房保障工程:全面推进濉溪县、相山区、杜集区、烈山区、凤凰山综合服务区等棚户区改造项目,使城市集中成片棚户区、城中村、旧住宅小区、国有工矿棚户区等居民住房条件明显改善。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工程:利用智慧城市已建成的社管平台,建立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一体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上办事系统。

第三节强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支撑



加快完善干线交通路网,提高交通线路建设等级,强化交通枢纽和公共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推动交通智能化,进一步增强对外对内交通通达能力。

铁路。进一步推动淮北高速铁路路网建设,加快青阜铁路电气化改造、符夹线扩能工程。开工建设淮宿蚌、淮宿阜城际铁路,实现与合肥经济圈和淮海经济区的快速连通。开展三洋铁路淮北段、淮北—商丘—菏泽城际铁路项目前期研究。积极推进城市轨道交通项目。

公路。积极推进“大外环”交通项目建设,在主城区外围,形成高等级环城大道,串联高速公路连接线,实现与泗许、合徐、连霍、济祁等高速公路的高效衔接。推进徐淮阜高速公路、淮徐快速通道建设,打通淮北至徐州、至阜阳快速通道。实施一批国省道改造、县道改省道项目,加快形成以高速公路为主网、以国道、省道、县乡道为补充的综合公路网络。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和村村通提升工程,完善乡村道路,提升农村交通通行能力。

航空。积极开展淮北通用机场的规划研究,加快前期工作进度。

内河航运重点实施“一航两港两闸”工程(浍河四级航道、南坪港、韩村港、南坪船闸和临涣船闸),提升浍河航道通行能力。积极推进萧濉新河航道升级改造工程,贯通洪泽湖,连接大运河,融入苏北、苏南航道网络,加快实现“通江达海”。

综合交通枢纽。以淮北长途汽车客运新站和坡里高铁站为中心,强化各交通运输方式的衔接与整合,实现旅客运输“零距离换乘”和货物运输“无缝衔接”。加快濉溪县客运新中心、五里郢城乡客运一体化换乘中心、汽车南站二级综合客运站、东部大学城客运换乘中心和烈山客运物流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完善市域客货综合集疏运体系。

公共交通体系。大力发展城乡公共交通,加密主城区和各开发园区公交线路和站点,推进主城区连接各乡镇公交线路常态化,开通一批重点乡镇间、乡镇与重点村之间的农村客运班线。加强综合交通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交通公共信息和服务平台,推动交通管理智能化。

专栏9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

铁路:青阜铁路电气化改造、符夹线扩能,淮北—宿州—蚌埠城际铁路、淮北—宿州—阜阳城际铁路,谋划推进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三洋铁路淮北段、淮北—商丘—菏泽城际铁路等项目。

干线公路:徐淮阜高速公路项目、S441济祁高速连接线项目; S203淮六路连接线、S101合相路二期、S254古毛路二期、S235濉唐路二期、S337西临路、S303泗永路、S336宿涡路等道路改建、改造。

内河航运:沱浍河航道整治项目,南坪港、韩村港、南坪船闸和临涣船闸建设项目,萧濉新河航道升级改造项目等。

货运站场和交通枢纽:高铁淮北西站、高铁淮北南站、淮北汽车客运北站、濉溪县客运新中心、五里郢城乡客运一体化换乘中心、汽车南站二级综合客运站、东部大学城客运换乘中心、汽车南站一级综合客运站及物流服务中心等。

公共交通:到2025年形成55条城市公交线路,完善交通公共信息和服务平台,建成智能化交通管理体系。

民用机场:加快推进通用机场建设。

 

 第六章 推进新型城市建设

第一节 加快绿色城市建设


加快生态环境建设。全面加强生态建设,大力推进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完善提升南湖公园,建设东湖、绿金湖、朔西湖公园,共同聚合形成主城区生态绿色核心,稳步推进濉溪县首批国家重点采煤沉陷区工程试点建设。巩固森林增长工程绿化成果,大力实施淮北市石质山场森林多目标经营和“三线三边”绿化提升行动。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抓手,积极开展增绿增效行动。建立完善以风景林、防护林为主体的城镇生态保护屏障,加强城镇规划内的山体、林地和湿地等自然资源保护。合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扩大城镇绿化空间。巩固提升淮北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淮北市国家园林城市和濉溪县国家级园林县城创建成果。以创建全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为抓手,统筹推进以大气、水、土壤为重点的污染综合治理。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合理布局和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及污水管网,到2020年,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8%以上,到2025年,所有重点镇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污水处理,实现污水处理的全覆盖。

促进资源节约高效利用。严格实施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强化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实施重点用能单位节能低碳行动和重点产业能效提升计划,突出抓好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实施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落实环保电价政策。实施绿色建筑行动,加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大力发展绿色建材。到2020年,新建建筑按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比例达到60%以上。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面积的比例达30%以上。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水定产、以水定城,深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实行用水总量和用水效率控制,落实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设地下水监测系统,开展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划定城市开发边界和基本农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利用规划管控和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制,进一步完善城镇各类建设用地标准。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加快建立循环型工业、农业、服务业体系,提高全社会资源产出率。依托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建设,推行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加快煤矿瓦斯、煤矸石等资源的综合利用,完善“煤—焦—化—电—材”循环经济产业链,主要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积极发展“城市矿产”和再制造产业。完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系统,推进国家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建设。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构建农林牧渔多业共生的循环型农业生产方式。积极构建循环型服务业体系,推进服务主体绿色化、服务过程清洁化。培育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典型,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推动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

提高生态文明意识。组织开展各类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生态文明法律法规、科学知识,提高公众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和教学活动,纳入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广泛开展绿色生活行动,推动市民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加快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积极引导消费者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高能效家电、节水型器具等节能环保低碳产品。严格限制一次性用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推行绿色生态殡葬。严格限制发展高耗能、高耗水服务业。全面推行绿色办公,不断提升绿色采购在政府采购中的比重。

创新制度建设。探索排污权交易制度,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城镇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实施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确保群众饮水安全;保障“淮水北调”淮北市配水工程,有效维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创新秸秆禁烧管理制度,由堵转变为疏,让农户由不敢烧转向不愿意烧。编制城镇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第二节打造新型智慧城市

以便民利民和提高政府效能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以建设全国重要的大数据产业基地为目标,加快整体规划设计,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抢抓机遇、广揽资源、吸引人才、统筹推进,实现智慧城市建设与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推进“光网城市”建设,实现城区光纤到户全覆盖和行政村100%通光缆;推进“无线城市”建设,加强4G网络和无线局域网建设,无线宽带网络市区覆盖率达到100%;完善通信普遍服务机制,开展网络提速降费行动;加快推进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和交互式网络电视建设,不断优化网络性能;建设公共资源数据库和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加强安全测评、容灾备份、电子认证、应急指挥等城市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公共网络、政务网络和无线电的信息安全体系,提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推进“三网融合”。到2020年,城市家庭宽带接入能力达到100Mbps,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达到20Mbps。到2025年,城市家庭宽带接入能力达到200Mbps,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达到40Mbps。

政府管理智能化。以现有电子政务网以及“数字淮北地理空间框架平台”为基础,扩容升级打造政府部门共享的高速骨干网络平台。加大政府部门电子政务建设的整合力度,建设统一的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建设市级政务大数据中心,完善人口、法人、空间地理、宏观经济、文化等政务数据库,建立政务数据资源的共享开放机制,推进大数据创新运用。完善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集成化智慧化运行,变“群众跑腿”为“数据跑路”,推动各级政府行政办事大厅向网上转移,打造“网上政府”,进一步提升行政效能。优化服务流程,实现行政审批等事项“一站式”网上办理与“全流程”效能监督。支持企业开展数据开发运用和数据增值服务,推动社会服务模式创新。到2020年,政府效能大幅提升,力争建设成为全省电子政务领先城市。到2025年,“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政务服务智慧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更方便、更快捷、更有效率。

公共服务智能化。依托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综合平台、平安工程和数字城管监督指挥系统,不断完善信息化、立体化社会治理体系。构建智慧淮北大数据与云平台,促进大数据在城市管理、民生服务等领域广泛应用。推进智慧医院、远程医疗建设,普及应用电子病历和健康档案,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建设具有随时看护、远程关爱等功能的养老信息化服务体系。建立公共就业创业信息服务平台,加快推进就业信息联网。加快社会保障信息化体系建设。建设完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与服务。加强数字图书馆、数字档案馆、数字博物馆等公益设施建设。

产业发展智能化。积极推动互联网与产业融合。培育一批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现代“种养加”生态农业新模式。鼓励互联网企业建立农业服务平台,支持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加强产销衔接,实现农业生产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推广成熟可复制的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构建天地一体的农业物联网测控体系,发展智能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农机定位耕种等精准化生产方式。以发展智能制造为突破口,以传统行业信息化改造为着力点,加强企业生产过程、生产装备、生产产品和生产服务的智能化、信息化建设。鼓励支持网络科技型企业不断创新商业模式,充分运用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商业产业发展与消费业态升级高度融合,打造一批致力于提供从城市商圈到社区服务的O2O电商型企业和服务类电子商务平台。鼓励大数据、云计算在物流快递领域的应用,支持建设智能快件箱、智能仓储体系。引导物流快递企业与电子商务企业深度融合,推进县区到行政村的物流快递配送网络和村级配送网点建设。加快发电设施、用电设施和电网智能化改造,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建立能源生产运行的监测、管理和调度信息公共服务网络,推进能源生产智能化。开展绿色电力交易服务区域试点,推进以智能电网为配送平台,以电子商务为交易平台,融合储能设施、物联网、智能用电设施等硬件以及碳交易、互联网金融等衍生服务于一体的绿色能源网络发展。统筹部署电网和通信网深度融合的网络基础设施,实现同缆传输、共建共享。

专栏10 “互联网+”重点领域

互联网+”制造: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加快人工智能交互、工业机器人等技术装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支持企业利用互联网采集、对接个性化需求,推进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和供应链管理等关键环节的柔性化改造。鼓励企业开展故障预警、远程维护、质量诊断、远程过程优化等互联网在线增值服务。

互联网+”服务业: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区、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创建,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区。推进服务类电子商务的发展,壮大惠民移动互联网服务平台“生活直通车”,鼓励支持登陆新三板。引导电商与快递企业合作发展便民利商新业态,推进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试点。依托互联网建设高效物流体系。

互联网+”现代农业:鼓励互联网企业建立农业服务平台。推广成熟可复制的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利用现有互联网资源,构建农副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公共服务平台。推进信息进村入户试点,鼓励通过移动互联网为农民提供生产生活信息服务。

互联网+”智慧能源:建立基于互联网的能源生产调度信息公共平台。开展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建设,构建新能源微电网技术体系和管理体制。拓展电力直接交易平台功能,鼓励发展用户端能源共享经济和自由贸易。

互联网+”电子政务:建设高效电子政务平台,形成网上服务与实体大厅服务、线上与线下服务紧密结合的政府服务新模式。运用互联网提升社会保险、就业创业、人才服务、职业培训、气象等公共服务水平。推进社会保障卡加载更多功能,实现一卡通。

互联网+”便捷交通:鼓励互联网平台为社会公众提供实时交通运输状态查询、出行路线规划、网上购票、智能停车等服务。推动交通运输信息互联互通。利用大数据平台挖掘分析公众出行需求、枢纽客流规模、车辆船舶形势特征等。

互联网+”医疗:鼓励医疗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建立医疗网络信息平台,开展数字网络医院试点,建设互联网“健康云”信息服务平台。鼓励大中型医院搭建远程诊疗信息平台,加快普及居民健康卡惠民应用。积极利用移动互联网提供在线预约、候诊提醒等便捷服务。

互联网+”教育:推动中小学校应用互联网平台,提供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治理能力。鼓励互联网企业与职业教育学校合作,探索职业教育、劳动力技能培训等教育公共服务新模式。

互联网+”城市管理:建设涵盖重要部门、行业、领域的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传输网络和共享平台,加快城市管理涉及的各领域、行业、部门之间的数据资源在线集成,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城市管理服务体系。

第三节加强人文城市建设



切实加大全市文物保护力度,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发挥淮北市大运河文化、汉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化资源优势,构建历史底蕴厚重,时代特色、地区特色鲜明的现代文化城市。

加强城镇历史文化保护。健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建立并完善《淮北市文物名录》,推进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工作,切实做好临涣古城墙、石山孜遗址、柳孜运河遗址的本体保护和环境整治工作,推进建设柳孜运河遗址博物馆和柳孜运河遗址考古文化公园;编制完成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文化街区等专项保护规划,支持符合条件的乡镇、村庄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在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避免同质化建设;推进革命文物保护,实施近现代重要史迹与当代遗产保护利用工程,重点做好文昌宫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小李家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淮海战役双堆战役遗址、小朱庄战场旧址、渠沟大屠杀公墓保护维修和展示利用工作。

加强历史文化的挖掘和传承。挖掘整理民间文化,完善以花鼓戏、梆子戏、相山庙会和淮北泥塑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机制,加强非遗名录体系建设,完成民俗非遗博物馆建设。深化大运河文化、汉文化、红色文化研究,做大做强大运河文化、汉文化、红色文化论坛。大力推进博物馆事业发展,推进口子酒文化博物馆、柳孜运河遗址博物馆、濉溪县民俗文化博物馆、矿山博物馆建设,精心组织具有淮北地域特色的展览项目,讲好“淮北故事”,有力宣传淮北文化品牌。

打造更高品质的全域文明城市。要在巩固扩大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的同时,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向乡镇农村延伸、向单位家庭延伸、向网络空间延伸,立足于全面创建、全民创建、全程创建和全域创建,着力打造城乡均衡发展、充分发展的全域文明;要发实招出实力充分调动基层积极性,多措并举深化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突出抓好文明单位、文明窗口、文明校园、文明家庭等创建工作,结合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特点,找准各自切入点和突破口,注重落细落小落实,注重日常经常平常,确保创建工作更具针对性实效性;持续推进“信用淮北”建设,不断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健全和房地产、交通运输、法院失信执行人、产品质量等互联互通的查询系统;大力推进移风易俗,积极倡导节俭养德、厚养薄葬等文明新风,加快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

第七章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第一节   推进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


牢固树立工业强县(区)、产业兴县(区)理念,坚持突出特色,壮大产业,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支持濉溪县以铝基高端金属材料产业基地和南部次中心建设为重点,发展铝基新材料、装备制造业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相山区发挥主城区优势,打造现代服务业和绿色食品产业强区;杜集区抢抓高铁机遇,发展现代商贸物流和高端装备制造业;烈山区依托东部新城建设,打造硅基材料、现代物流产业和生态休闲旅游强区,形成多点支撑、多极带动、竞相发展城乡产业一体化格局。

第二节   推进城乡要素市场一体化

建立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推动人力资源、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合理配置。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落实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同工同酬制度,逐步建立淡化身份、以岗定薪的薪酬制度。逐步建立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探索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加快建立健全多类型、多层次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强化各类金融机构服务“三农”职责,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提高涉农贷款比例,完善农村金融网点布局,逐步扩大农村贷款抵押物范围,支持农村多种渠道融资。进一步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因地制宜开展特色农业保险,完善财政支持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鼓励社会资本投向“三农”,在农村兴办各类事业。第三节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 


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分布合理、管理有效、水平适度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合理布局中小学和幼儿园。巩固和发展县、乡、村三级农村医疗卫生网络,新增卫生资源重点向农村和对农村辐射作用强的城镇倾斜。建立适合农村地区、并与城镇衔接的养老保险制度,健全覆盖城乡的医疗保障体系。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普及县乡村三级“三馆一站一室”和农家书屋。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未成年人、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和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以低保制度为核心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以便民服务中心、综治维稳中心、医疗卫生中心、农民培训中心、农家购物中心、文化体育中心和村两委的“6+1”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为载体,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专栏11 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统筹城乡教育供给。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强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和均衡发展水平。积极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建立城乡之间义务教育对口交流支援制度。促进农村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推行“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提升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健全乡镇卫生院、村(社区)卫生室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立与大医院协作转诊服务机制和农村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机制。继续推进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室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升农村卫生服务能力,向农民提供安全价廉可靠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完善农村养老和社会救助体系。加快构建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加大农村敬老院建设和改造力度,加快建设以收养失能、半失能老年人为主的大中型综合性老年养护设施。鼓励通过整合、置换、转变用途、租用等方式,改造城乡闲置的设施资源和农村空置房屋用于养老服务,到2020年力争养老服务设施覆盖所有农村,日间照料中心覆盖半数以上的农村新型社区。构建农村留守儿童、未成年人、留守妇女和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健全残疾人权益保障、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

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规范提升、村文化大院覆盖、农村文体小广场建设、乡村文艺骨干培训和城乡基层数字文化服务等文体工程建设,加快普及县乡村三级“三馆一站一室”和农家书屋,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能力,构建农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组织社区文化、村镇文化、家庭文化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向留守老人、农民工和残疾人等群体提供公益文化服务。

第四节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



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加大市、县财政对县域村镇建设的反哺支持力度,推动形成县域村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合理分担机制,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财力保障水平。加快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强化城乡基础设施连接,推动水、电、路、气和信息、通信、综合防灾等基础设施城乡联网、共建共享,提高城乡基础设施综合服务水平。加快推进通村道路建设,完善乡村道路、入组、入户道路,提高农村公路网络通达性,确保通达率达到100%。加快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因地制宜地采取集中供水、分散供水和城镇供水管网向农村延伸的方式解决农村人口饮用水安全问题。大力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提高农村供电能力和可靠性。积极推进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加强4G网络和无线局域网建设,扩大无线宽带网络市区覆盖范围。加快推进农村综合防灾设施建设,加强暴雨洪涝、地震和地质灾害防治,提高农村的安全保障水平。加快公共交通、垃圾污水处理等市政服务等向农村延伸,实施行政村环境连片整治,实现农村客运通达“双百”目标,逐步实现村庄垃圾收集处理全覆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受益农户覆盖面达到50%以上。

第八章  推进乡村振兴发展

第一节提升村庄规划建设水平


规划建设层次分明、规模适度、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市区-县城-集镇-中心村-自然村”五级城乡居民点体系,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以节约用地、促进居住集中、提高基础设施共享性和改善人居环境为目标,突出山水特色,体现文化底蕴,促进协调发展,优化城乡资源,逐步打破城乡分隔、行政区划分割的空间形态,形成区域协作、城乡一体、各具特色、联动发展的城乡发展新格局。

第二节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积极扩大土地确权成果利用,推广“一户一块田”创新试点。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通过开展“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试点,盘活农村“三资”(资源、资产、资金),激活农民“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加快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认定,实现权益和成员身份挂钩。建立市场建设和运行财政补贴机制,依托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等平台,建立县乡联网运行、符合农村实际需要的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林权、小型水利设施使用权、“四荒”使用权、农业类知识产权、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出租等流转交易。鼓励村集体利用集体积累资金和资产,通过入股或者参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村与村合作、村企联手共建、扶贫开发等多种形式增加集体收入。完善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机制,支持村内公益事业建设。

第三节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明确美丽乡村建设目标。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由以点为主向由点到面战略转换,全面推进美丽乡镇建设、中心村建设和自然村环境整治。推进美丽乡镇建设,确保到2018年完成位于城市和县城建设用地范围之外的所有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建设任务;加快推进中心村建设,到2020年,确保80%以上并力争100%的布点中心村达到美丽乡村建设要求;广泛开展自然村环境整治,到2020年,确保90%以上并力争100%的村庄脏乱差得到有效治理;积极探索整体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到2018年率先完成中心村建设和自然村环境整治任务。

加强农村环境治理。一体化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三大革命”。统筹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农业生产废弃物、工业固体废物等垃圾治理,促进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实现农村垃圾全面治理。到2020年,全市农村垃圾得到有效治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达到80%以上,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配套建设粪污处理设施比例力争达到80%,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农膜回收率达到80%,农村地区工业危险废物无害化利用处置率达到95%。推进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的实施,按照“因地制宜、易于维护”原则科学选择污水处理模式,分年度合理推进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运行设施的维护,到2020年,实现全市所有镇政府驻地、美丽乡村中心村、列入“十三五”农村环境整治任务的建制村以及重点流域周边、水源地重点区域和环境敏感区的村庄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全覆盖。大力推进自然村常住农户卫生厕所改造,根据区域位置、地形地貌、生态环境要求,因地制宜确定改厕模式;按照“统一采购、统一施工、统一验收”原则,对厕所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建立信息档案;鼓励企业或个人出资进行改厕后的检查维修、定期收运、粪渣资源利用等后续工作,全面完成改厕计划。到2025年,农村环境治理状况全面得到提高。

第四节 培育和建设特色小镇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聚焦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加快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良、交通条件便利、体制机制灵活、示范效应显著的特色小镇,努力打造淮北创新创业新高地、转型崛起新引擎。

坚持产业引领。把产业发展作为特色小镇建设的重中之重,千方百计壮大特色产业,围绕“中国碳谷·绿金淮北”发展战略,选择具有当地特色和比较优势的产业作为主攻方向,真正做好“特色”文章。坚持市场主导。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要求,创新建设管理机制和服务模式。突出企业主体作用,引入优秀企业负责建设运营。坚持以人为本。围绕人的全面发展,统筹布局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体育、交通等公共服务设施,大力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贴近居民日常需要,构建休闲“生活圈”、便捷“服务圈”和繁荣“商业圈”,全面提高居民生产和生活质量,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到2020年,培育和建设10个左右市级特色小镇,省级特色小镇2-3个;到2025年,建设市级特色小镇15个左右,省级特色小镇5-6个左右,争取国家级特色小镇2-3个,努力形成特色小镇集群发展的崭新格局。

第五节探索建设农村综合社区

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规划建设农村综合体,为繁荣农村生产、生活服务业提供条件。高标准编制农村综合体规划,统筹安排农村产业、村庄、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等相关工作。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做到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形成农村综合体与现代农业互推共荣的格局。积极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培养与自然禀赋、主导产业和文化资源、地域特色相结合的多元产业业态,打造休闲度假型、文化体验型、加工生产型、创意产业型、农产品流通集散型等农村综合体,推动一二三产业互动融合,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按照“6+1”模式要求,进一步加强农村综合体社区党组织、社区村民委员会和社区服务站建设,提高社区综合管理服务水平。规范村民自治运行程序,引导农村综合体社区居民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第六节夯实农村产业发展基础

   在稳定粮食生产基础上,大力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布局,构建南粮、北菜、东部沿山特色水果、近郊休闲观光农业四大产业板块,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坚持稳定总产、提高单产、优化品质的总体思路,不断增强粮食生产能力。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坚守耕地红线,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深入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开展土壤有机质提升行动,加快推进中低产田改造,不断扩大高标准农田面积。推进农业机械升级换代,提高农机化水平。开展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活动,推进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力争到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49万亩,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20万吨,到2025年,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业抗灾害能力进一步加强。

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稳定发展生猪、家禽养殖,加快发展草食动物养殖,着力打造100万头生猪、3000万只家禽、100万头(只)食草动物等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实施畜禽良种工程,全面提升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处理无害化水平。充分利用塌陷水面资源,积极发展水产健康养殖,重点建设万亩城郊休闲渔业基地和万亩标准化精养鱼塘。到2020年,畜禽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85%以上,到2025年,畜禽规模化养殖比重进一步提升。

加快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城市近郊以温室、大棚为主,重点发展设施农业,大力发展规模化蔬菜种植基地,积极创建国家和省级蔬菜标准园,打造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东部沿山地区积极发展以葡萄、石榴为主的特色水果,着力建设特色水果种植带,不断扩大“段园葡萄”、“塔山石榴”、“黄里笆斗杏”等水果品牌的影响力。加快建设城郊苗木花卉基地和林木良种基地,扶持壮大林木花卉业。加快建设东外环休闲农业长廊,连接榴园、高岳、凤凰山等现代农业示范区,打造都市休闲农业产业圈。实施乡村旅游提升行动计划,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休闲观光农业和康养产业,打造榴园—南山村—口子产业园—(十里香小镇)—梧桐古国等一批精品旅游路线,创建一批特色旅游村镇,增强农村经济活力。

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快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打造一批优质农产品品牌,在蔬菜、水果标准园和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示范场率先实现无公害生产全覆盖。加强农业投入品等源头鉴定,加强风险检测和执法监测,开展质量安全可追溯试点,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体系。建立健全“黑名单”制度和有奖举报制度。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建设和管理,完善监管机制,严厉打击非法添加、制假售假等行为。积极创建国家、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和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促进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科学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实现化肥、农药用量零增长。推广节水灌溉,推行农艺节水保墒技术,推广抗旱品种,加快农业高效节水体系建设,发展节水农业。综合治理地膜污染。防治耕地重金属污染。加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控制畜禽养殖污染。通过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等方式,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加大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力度,提升林业生态功能。严控工矿企业排放和城市垃圾、污水等农业外源性污染。

第七节鼓励创新农村经营模式

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按照做大总量、培育品牌、集群发展的方向,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向精深加工转型升级。培育壮大一批在全国、全省居行业前列的农产品加工骨干龙头企业,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继续推进凤凰山、百善两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和省级农业现代示范园区建设,推动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发展,积极打造全国重要的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开发农业多种功能,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建设,提高农业附加值。到2020年,培育农产品加工骨干龙头企业200家,农产品加工总产值达到800亿元;到2025年,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农产品加工骨干龙头企业数量和农产品加工总产值实现新突破。

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着力培育壮大职业农民、家庭农场、专业经营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提高农业规模化组织化经营水平。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鼓励农户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及入股等方式流转承包地,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向生产和经营能手集中,大力培育和发展种养大户、家庭农场。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全程土地托管或主要生产环节服务托管。到2020年,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超过40%,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分别达到2000家和1500家;2025年,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进一步提高,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数量进一步增加。

健全农业科技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构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建立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联盟,发挥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作用。继续加强基层农技推广、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防控和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增强农业公益性服务能力。开展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积极发展农业经营性服务,培育壮大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龙头企业等各类社会化服务主体,提升农机作业、技术培训、农资配送、产品营销等专业化服务能力。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市场管理,规范服务行为,维护服务组织和农户的合法权益。加强农产品流通设施和市场建设,积极构建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实施农户科学储粮工程。积极发展现代种业。增强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能力。提高农村气象防灾减灾和气象为农生产服务水平。

第九章 完善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

第一节 健全人口管理制度


创新完善人口服务和管理制度。全面落实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确保农业转移进城人口继续保留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及农房权益、林地承包权和林木所有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收益分配权落实到位;确保农业转移进城人口真正享受到与城镇居民相同的住房、养老、医疗、就业、教育等五项保障。整合政府部门和社会公共培训资源,加大进城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强化就业创业指导和支持,使农业转移进城人口留得住、有住房、可就业、能发展。以居住证为载体,建立健全与居住年限等条件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形成户籍制度和居住证制度有效衔接的人口管理制度。按照健全人口信息管理制度的要求,加快推进人口基础信息库建设,分类完善劳动就业、教育、收入、社保、房产、信用、卫生计生、税务等信息系统,逐步实现跨部门、跨地区信息整合和共享。

第二节 深化土地市场化配置改革

坚守土地红线,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按照管住总量、严控增量、盘活存量,创新土地管理制度,优化用地结构,提高利用效率,多途径解决城镇化用地需求。建立城镇用地规模结构调控机制,按照五大功能区域分类控制城镇规模,实现人口、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建立健全城镇低效、闲置、存量建设用地退出机制,大力清理闲置土地,努力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推进工矿废弃地复垦、工矿低效用地二次开发利用等工作,切实提高土地利用水平。

继续深化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加快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不断深化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市场化退出机制。按照占优补优,占补平衡的原则,积极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探索建立地票交易制度。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积极探索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有序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租赁、入股交易试点。

第三节 构建多元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


建立多层次、多元化、多渠道的复合型投融资体制,提高投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分散投资风险。落实国家投融资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多渠道加大城镇化投资力度。优化政府投融资平台,加强政府性融资平台资源整合和职能转变,建立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统筹平衡机制。

深化与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合作,鼓励金融机构对符合政策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城市功能区连片开发提供信贷支持,重点推动棚户区改造及重大产城融合项目系统化、整体性开发建设。

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拓宽城镇化项目融资渠道。落实“非禁即入”政策,广泛吸引社会资本通过独资、PPP模式、购买政府债券、设立股权基金等多种方式参与城镇化建设。

第四节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建立完善主体功能区制度,切实保护好各类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水源地等。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加快完善城镇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空间开发管控制度。建立生态文明考核评价机制,完善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针对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加大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水环境污染防治,加快采煤塌陷区的综合治理、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工矿企业搬迁改造等,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打造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样板城市。探索建立城市循环经济体系,加快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建立健全居民生活用电、用水、用气等阶梯价格制度,通过市场机制引导绿色消费。完善环境信息公开等制度,加强舆论监督和公众监督。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强化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定量考核,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第五节 创新城镇管理体制和模式

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策部署,合理调整和设置机构。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城市治理结构,创新城市治理方式,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提高服务水平,使更多事项在网上办理,必须到现场办的也要力争做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管理,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强基层自治能力建设,全面推行以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平台为支撑的新型城乡社区管理模式,以社区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平台,积极推进基层综治维稳信访工作中心(站)、县级矛盾纠纷联合调处中心建设,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推行“阳光信访”,加快建设网上信访信息平台,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引导群众依法行使权利、表达诉求、解决纠纷。

推进平安淮北建设,强化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创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健全源头治理、动态协调、应急处置相互衔接、相互支撑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制,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健全重大不稳定问题清单制度,完善社会矛盾排查预警和调处化解综合机制,用好“警民联调”工作机制。强化应急管理,提升突发事件防范、应对和处置水平。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高数字化防控设备覆盖率。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做好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争创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

加快完善大城管工作机制,全面提升城市管理常态化、市场化、精细化水平。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营造和谐社会氛围。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城镇社区服务功能,强化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在社会管理和服务中的职责,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第十章 保障规划实施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对全市新型城镇化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新型城镇化推进工作协调机制,统筹研究和制定相关政策,推进政策落实和规划实施,监督检查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城镇化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确保工作部署到位、规划落实到位、实际措施到位。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切实履行职责,根据本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和政策措施,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时序进度,并严格落实。各县区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第一责任主体,要建立健全相应的领导机构,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摆在全局位置来抓。

第二节 强化部门协调

加强部门间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协调配合,推动人口、土地、教育、就业社保、投融资、住房、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政策和改革举措形成合力、落到实处。做好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以及交通、水利、通信、电力、燃气等基础设施规划的衔接协调。合理确定中心城市、城镇体系、产业发展、农田保护等空间布局,全面落实本规划要求。

 

第三节 实施评估考核

加强城镇化统计工作,建立健全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规范统计口径、统计标准和统计制度方法。加快建立新型城镇化监测评价制度,开展城镇化年度动态监测与跟踪分析。健全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估与行政问责制度,强化责任,严格考核。建立完善激励考核机制,定期对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进展情况开展督查,及时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充分发挥督查考核的导向作用。

 

淮北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17—2025年)

 

未来十年,是决战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市实施“中国碳谷·绿金淮北”战略、落实“四转一享”、勇闯崛起新路、打造开放创新新高地、争当转型崛起样板的关键阶段。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新型城镇化规划要求,推进我市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依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8号)、《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16—2025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省安徽总体方案的通知》(皖政〔2015〕15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试点省建设的实施意见》(皖政〔2016〕85号)、《淮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省淮北市实施方案的通知》(淮政〔2015〕37号)、《淮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淮北市城市总体规划》、《淮北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0年)》、《淮北市“十三五”工业发展规划》及《淮北市“十三五”农业发展规划》等,编制《淮北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17—2025年)》。

 

第一章 发展基础

第一节 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淮北市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确立了“中国碳谷·绿金淮北”的发展战略,形成了“一二三四五”总体发展思路(坚持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一个工作中心,激活招商带动和创新驱动两大动力引擎,打造自然生态、经济生态和政治生态三个“绿水青山”,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围绕发展转轨、产业转型、城市转向、动力转换,推进以小搏大、以老促新、以城带乡、以水宜居、以链招商,着力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集聚发展新动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呈现出发展理念更新、发展思路拓展、城市框架拉开、产业层次提升、开放创新联动、对外形象提升、精神状态昂扬的可喜局面,城镇化水平快速提升。

一、主要成效。

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着力实施“东进、南扩”城市发展战略,2016年末,全市户籍人口216.5万人,比上年增加411人;常住人口220.8万人,比上年增加2.9万人,增长1.3%。户籍人口城镇化率50.1%,比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2.1%,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城镇化空间布局不断优化。通过整合优化全域空间资源和功能布局,进一步确立了主城区六大组团发展和实施南部次中心培育战略,形成了“一主一副、南北联动”发展格局和“主城区—次中心—中心镇­—一般镇—中心村(新型社区)”五级城乡体系结构。在推进老城改造同时,规划建设东部新城、南部次中心、高铁新区,初步形成依山拥湖城市格局和“一带双城三青山、六湖九河十八湾”风貌,城乡一体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经济发展成效显著2016年全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99.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1.6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450.2亿元,增长3.3%;第三产业增加值287.3亿元,增长8.1%。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7.7:56.3:36.0,与上年相比,一产比重下降0.1个百分点,二产比重下降1.8个百分点,三产比重提高1.9个百分点。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93.3亿元,比上年增长0.1%。人均生产总值36427元,比上年增加1370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3.8%。粮食播种面积364.8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126.9万吨;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282.5亿元,增长6%,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15.4%;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14.0亿元,增长5.3%,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24.6%。全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58.9亿元,增长3.6%。

城镇化发展特色鲜明。在产城融合、金融创新、土地要素、民生保障、城市治理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成功跻身全国文明城市行列,先后获批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市、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国家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国家城市“双修”试点、国家第四批餐厨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中国绿色发展优秀城市、中欧绿色和智慧城市、创新中国绿色发展与生态建设标杆城市等。烈山区成为全省农村综合改革示范点区,荣获全国可持续发展试验区。相山区获批全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和省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区。濉溪县成为全国首批重点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试点。濉溪县临涣镇获批为第三批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

产城融合不断深化。大力推进产城一体化发展,坚持以产业园区为主要载体,推动产城一体、融合发展,7家省级开发区建成区面积达67平方公里,入驻企业1028家,形成了新型煤化工、铝基新材料、碳基新材料、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生物科技、信息技术等产业集群。树牢招商“生命线”,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招园引制一起抓,推进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万达、台湾文创园、完美生物科技等重大项目已落户我市。全市现有高新技术企业达80家、科技型企业达200家,拥有相邦陶铝新材料、金龙电子等多个世界第一、世界领先的产业及企业。特别是与上海交大合作开发陶铝新材料,被誉为“人类第四代航空材料”,千亿产业板块前景可期;金龙电子手机小马达做出大市场,占全球20%份额。总投资54亿元的平山电厂二期135万千瓦新型高效发电机组,每发一度电仅耗煤251克,代表世界最先进水平,是国家示范工程项目;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获评中国化工潜力园区十强,卓泰化工混合芳烃、己内酯等生产技术世界领先;华孚时尚成为全球最大的色纺企业,对时尚服装的流行色拥有国际话语权;汉芳集团成为中国芳香产业战略联盟领头企业。

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先后四批确定87个村开展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首批选择11个镇开展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建设,累计实施各类项目1326个,完成投资13.64亿元,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逐步完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杜集区朔里镇入选第一批省级特色小镇;烈山区石榴小镇获批安徽省第一批特色小镇;相山区芳香小镇获批省级特色小镇(试验);濉溪县荣获安徽省首批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称号;烈山区入选全国首批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试点;杜集区获评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单位和全国首批农村幸福社区建设示范单位;榴园村荣获全国美丽宜居村庄和省首批“宜居村庄”称号,并入选全省十佳绿色村庄;蒙村、郭王村上榜安徽省美丽宜居村庄。

二、城镇化发展面临的挑战。

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的积极性不高。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存在就业技能不高、就业岗位不稳定等问题,造成多数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城市挣钱、农村养老”的现象。随着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完善和落实,农民享受的各种耕种补贴等福利越来越多,一些农民认为城镇户口不如农村户口优越,不愿落户城镇;有些已落户城镇的群众甚至要求将户口迁回农村,主要原因就是怕过了承包期后将不再拥有承包地,担心一旦失业,无法维持城市生活。

城市就业吸纳能力不足。淮北市中心城区现有人口集聚水平仍然较低,需要继续增强中心城市的人口吸纳能力,增强就业,提升全域城镇化水平。在煤炭行业整体下滑的背景下,淮北市城市工业化带动力不强,经济发展动能不足,导致吸纳就业能力不够,造成农业人口外流现象严重,就近城镇化难度加大。

城市转型资金压力较大。淮北市是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煤炭税收对财政收入的贡献呈下降趋势,在产业转型升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等方面均面临着较大的资金压力,亟需创新投融资模式,加大资金投入。

城市区位优势不够突出。淮北市地处安徽北部,虽然在长三角城市群、淮海经济区核心区、中原城市群规划范围内,但是受其辐射带动能力较弱。在区位、交通及城市规模方面,与周边的徐州、蚌埠等相比均存在差距,受行政区划影响,城市承载空间偏小,在吸引人才、集聚产业方面受到制约。

 

第二节 发展机遇

 

国家及省级区域战略将为我市发展拓宽空间。未来十年是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战略的深入推进阶段,是资源型城市转型、中部崛起、皖北振兴等国家和省重要规划实施的关键时期,也是长三角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合肥都市圈、徐州都市圈等城市群加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对弥补我市区位短板,发挥要素优势,在交通设施建设、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城市联动发展方面均提供了有利时机。

资源型城市转型和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为我市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今后一个时期,国家继续着力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生产供给端入手,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提高投资有效性,加快培育发展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增强持续增长动力,必然会进一步加大对资源型城市的政策支持力度。我市作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和国家老工业基地,将继续获得国家政策支持,有利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改善生态环境。

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为我市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必将为我市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新的机遇。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定实施“中国碳谷·绿金淮北”发展战略和“一二三四五”总体发展思路,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高城镇化质量为关键,大力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着力提升城镇综合吸引力、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淮北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第二节 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公平共享。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合理引导人口流动,扎实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生活质量,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使全体居民共享城镇化、现代化发展成果。

绿色引导,生态优先。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绿色发展为引领,强化生态环境保护,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探索绿色低碳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城镇建设模式,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有机结合,保证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打造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升级样板城市。

多方联动,协调发展。加强区域合作,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在经济圈、城市群组中的作用。努力实现中心城市、县城、中心镇、特色小镇及美丽乡村的协调发展,坚持城乡统筹,促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推动城乡服务均等化,逐步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努力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多元驱动,创新发展。不断深化“创新理念上的差距是最大差距,创新发展上的短板是最大短板”的认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加快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加速科技与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促进发展动力从依靠资源和要素投入向创新驱动转变。

遵循规律,彰显特色。遵循新型城镇化发展内在规律,紧紧围绕淮北资源、地理、历史、文化特点,因地制宜,挖掘资源与文化优势,合理规划,突出城市特色,形成具有淮北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风格。

 

第三节主要目标

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到2020年,市域户籍总人口达到220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7%,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7%。展望到2025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2%。

城镇空间结构不断优化。综合考虑淮北市全域发展的要求,建设“生态网络化,功能板块化,城镇组团化,绿色宜居城”,形成“一主一副、两轴一带”的市域城镇空间格局。以北部主城核心和南部次中心两个发展集聚核,加快东部新城、高铁新区、凤凰新城建设,促进市域各功能板块互动,形成南北向联动皖苏和东西向联通皖豫的两条城镇发展轴,依托浍河形成对接宿州的产业发展带。

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按照市县协同、城乡一体要求,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力发展县区经济,强化基础设施支撑,不断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成效明显,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到2020年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达到60%以上,安全用水得到保障,垃圾、污水处理率大幅提高,到2025年,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达100%,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44%,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新成效。统筹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一体化,形成要素均衡、功能互补、联动高效的城乡发展格局。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公共教育、就业创业、养老、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到2020年,80%以上布点中心村达到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建设市级特色小镇10个,省级特色小镇2-3个。到2025年,建设市级特色小镇15个左右,省级特色小镇5-6个左右,争取国家级特色小镇2-3个,城乡一体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人居环境更加美好。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将海绵城市理念和要求全面引入老城改造、新城开发之中。注重城市历史文脉、民族文化风格、传统民俗风貌的保护延续。加强城市发展与自然生态相融合,推动煤炭黑金城市向生态绿金城市转型,着力打造宜人宜居宜业宜游的山水生态城市。不断提高城市经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让城市更智慧、更安全、更人性化。

专栏1  淮北市新型城镇化主要指标

序号

 

2016

2020年目标

2025年目标

一、城镇化水平

1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62.1

67

72

2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50.1

57

60

二、基本公共服务

3

农民工随迁子女城镇义务教育覆盖率(%)

100

100

100

4

城镇失业人员、农民工、新成长劳动力免费接受基本职业技能培训覆盖率(%)

 

≥95

≥99

5

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

 

≥95

≥99

6

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

99

≥99

≥99

三、基础设施

7

百万以上人口城市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

 

60

65

8

用水普及率(%)

99.15

100

100

9

城市污水处理率(%)

97.97

>98

>99

10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100

100

100

11

城市家庭宽带接入能力(Mbps)

50

100

200

12

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

100

100

100

四、生态文明

13

人均城市建设用地(平方米)

 

≤100

≤100

14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

0.44

省下达

省下达

15

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

20

60

100

16

城市建成区绿地率(%)

43.76

43.5

44

17

设区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

65.5

省下达

省下达

 

第三章 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第一节 全面放开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限制

实施全面放开城市落户政策,零门槛鼓励农业人口进城安家落户。实行省内户口迁移“一站式服务”,创新设置公共集体户,方便外来人员落户。积极创造条件,优化人才引进政策,吸引大中专及以上毕业生来淮北创业就业,精简城镇户口登记和迁移手续,提高办事效率,方便户口迁移。抓住棚户区改造和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的有利时机,以城中村、城郊、开发区及大型工矿等区域为重点,推动农业人口成建制转为城镇户口。

 

第二节增强农村转移人口进城落户的能力和保障

提升农民创业就业能力。积极与就业单位对接,充分利用政府部门及淮北师范大学等高校资源,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做到应培尽培,对参加各类短期、中期和长期培训的农民进行一定政策支持。搭建农民创业就业平台,加快各县区创业园区及孵化基地建设,免费提供创业就业信息咨询服务,培育创业典型,广泛宣传,发挥示范作用。努力为农民创业提供政策咨询、项目推荐、技术指导、后续支持等服务,落实小额担保贷款、资产抵押、创业补贴、税费减免等优惠扶持政策,大力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创业能力和素质,切实提高其进城后的生存发展能力。

保障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平等接受教育权利。凡在本市购买住房且已入住的进城务工人员享受市民待遇,适龄随迁子女享有就近入学等公共服务权益。在本市没有购买住房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凭居住证、户口本等相关有效证件由居住地所在县区教育主管部门安排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畅通入学渠道,简化就读手续,为随迁子女入学提供方便,努力实现“三个一样”。建立健全中小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保证流出地与流入地信息的无缝对接。开展各种帮扶活动,为随迁子女融入学校和城市提供帮助,全市农民工随迁子女城镇义务教育达到全覆盖。

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基本医疗卫生条件。加大城市医疗设施投入,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镇化医疗卫生体系,合理配置医疗服务资源。不断完善医疗卫生属地化管理制度,将农业转移人口及其随迁家属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按国家规定提供健康教育、妇幼保健、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控等医疗服务,不断提高农业转移人口聚集地的疾病监测、疫情处置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

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基本住房需求。建立购租并举的城镇住房制度,支持农业转移人口扩大住房消费。合理安排进城落户人口相应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保障进城落户人口用地需求。对不具备购房能力且符合当地住房保障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支持在市场上租房居住,政府通过发放租赁补贴或提供公共租赁住房等方式,满足基本居住需求。鼓励企业建设集体宿舍,多方协作,解决务工人员住房问题。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稳步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缩小城乡、职业、人群间待遇差距。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深入实施城乡居民、城镇职工大病保险制度,鼓励发展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进一步扩大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覆盖面。统筹城乡低保制度,完善特困人员供养制度和受灾人员救助制度,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全面落实儿童、残疾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政策,完善孤儿院、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加强优抚安置工作。

 

第三节创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

健全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机制。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有序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深入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积极探索土地承包权有偿退出、土地经营权入股农业产业化经营。探索农村宅基地集体所有权、农户资格权、宅基地及农用房使用权“三权分置”,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建立健全退出宅基地激励机制,鼓励村民自愿退出宅基地。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允许进城落户农民继续保留依法取得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争取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试点,建立统一规范的市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

落实人钱挂钩人地挂钩政策。将为持有居住证人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等增支情况或吸纳农业转移人口等纳入县区分配新增政府债券额度测算因素。对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较多的县区,适当支持保障性住房专项资金。统筹市本级财力及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较好的县区给予奖励。实行差别化进城落户人口城镇新增建设用地标准。规范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

完善农业转移人口社会融入机制。加强包容性城市建设,大力推进农民工融入企业、子女融入学校、家庭融入社区、群体融入社会。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参加党组织、工会和社团组织,有序参政议政和参加社会管理,提高市县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农民工的比例。不断丰富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增强城市的责任感、认同感和归属感,鼓励农民工参与社区公共活动、建设和管理。

 

第四章 全域城镇化布局

 

第一节城市开放发展格局

   深度对接国家“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加强与京津冀、苏浙沪地区合作发展,全方位融入合肥都市圈、徐州都市圈和中原城市群,加强与省内中心城市联动发展,加快淮宿城市组群建设,加强合蚌淮发展轴带建设,促进跨省域城市组团,推进产业经济、交通体系、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区域融合。

产业经济融合。全面参与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加强淮海经济区核心区一体化发展,协同推动淮海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加快与徐州都市圈产业合作发展,合理引导跨界共建园区建设,优化产业共建合作机制,建立技术创新联盟,共同推进产业转型提升。加强淮北段园工业集中区与徐州铜山区、泉山区产业合作共建,协同打造皖苏产业合作示范区。加强淮宿产业转移统筹协调,共建淮宿承接产业转移基地和商贸物流基地。加强濉芜产业园区建设,实现南北结对帮扶和园区合作共建。

交通体系融合。保障区域交通设施跨界衔接,畅接国家交通运输走廊,联合开展跨界区域快轨网络和通道规划研究。加快建设淮宿蚌(淮北-宿州-蚌埠)、淮宿阜(淮北-宿州-阜阳)城际铁路,推进徐淮阜(徐州-淮北-阜阳)高速公路、通用机场、城市轨道交通等重大设施建设,协同推进淮徐(淮北-徐州)等快速通道建设,建立徐淮宿同城化交通体系和一体化轨道交通网络。

公共服务融合。推进淮宿、淮徐等城市组群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共享,加强市县医疗机构合作,促进边界城镇医疗服务一体化,鼓励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跨市共建分支机构,共同建设优质公共服务生活圈。

生态环境保护融合。加强周边区域跨界河流、湖泊水体污染联合治理,保护跨界山体,建立生态环境治理区域联动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加强新濉河、沱河(新汴河)、浍河、闸河、龙河、洪碱河等河流联合治理,提升现有工业企业废水处理水平,加强河流沿岸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皇藏峪-龙脊山-大五柳生态廊道管控,统筹推进生态廊道建设,注重生态廊道沿线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和生态板块保护,共同构建“山青、水秀、城美”的宜居环境。

 

第二节全域城镇化空间格局

以“生态网络化、功能板块化、城镇组团化、绿色宜居城”为目标,规划形成“一主一副、两轴一带”的全域城镇化空间架构。

一主一副指主城区和南部次中心。其中“一主”包括中心城区、濉溪县城及近郊。“一副”指南部次中心,包括百善镇区周边。距濉溪县中心城区20公里,距煤化工基地20公里,距宿州30公里,距永城25公里。

中心城区发挥集聚、辐射作用,大力发展城市现代服务业,增强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推进城市与产业升级转型,实现相濉同城化,建设成为行政管理中心、商业金融贸易中心、文化娱乐中心。

东部新城突出生态建设、提升综合服务功能,着力建设以教育科研、行政办公、大学生创业、金融商贸、旅游休闲度假为主的生态城区、智慧城区和创新城区。

高铁新区依托高铁站点,由内向外依次设置交通、商务、居住等功能;依托已有产业基础和对外交通优势,重点发展机械加工、装备制造、电商物流等产业;扎实推进朔西湖的保护与开发,坚持“低成本开发、高品质建设、大手笔运作”原则,将朔西湖打造成为全国著名的郊野公园、健康小镇。

凤凰新城聚焦绿色食品、信息技术、生物科技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按照产业化、集群化发展的思路,推动凤凰山开发区与渠沟工业项目区融合发展。

碳谷产业新城是中国碳谷·绿金淮北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科技新城部分,规划面积约16平方公里,选址于现杜集区(东湖和人民路东段区域);碳谷工业区部分,规划面积约73.65平方公里,选址于现淮北经济开发区(新区)及烈山区古饶镇。碳谷新城将打造成“产业特色突出、优势明显、活力多元、康养宜居”高标准产业园区,对提升城市活力、促进城市转型都会产生重大的推动作用。

南部次中心立足南部煤炭和农业资源优势,服务煤化工产业和农业产业化,加快新型煤化工合成基地、铝基新材料基地等产业基地及淮北南站、浍河港区及百善物流园建设。抓住国家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战略机遇,以百善为中心,按照中等县级城市的规模高标准规划,打造具有居住、文体娱乐、商务商贸、科教研发、医疗卫生、休闲旅游等综合服务功能的市域南部次中心,辐射和带动市域南部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成为淮宿城市组群的重要支撑平台。通过南部次中心建设,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食品、轻纺、电子为主)、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保持县域经济的发展后劲。南部次中心远景规划城区人口规模30万,建成区30平方公里。

两轴一带:“两轴”指南北向“皖苏发展轴”和东西向“皖豫发展轴”,“一带”即连接宿州的浍河沿岸经济带。

南北向联动皖苏发展轴,含段园、朔里、石台镇三镇,依托段园镇融入徐州都市圈,加快建设淮徐快速通道,重点发展物流、生态农业、高端装备制造,带动市域北部地区提档升级。东西向联通皖豫的城镇发展轴,包括渠沟、刘桥、铁佛等镇,重点发展绿色食品、生态旅游、煤电产业。

浍河沿岸经济带依托浍河,以重点镇为节点,加快构建浍河经济带“一轴、四心、两翼齐飞”的产业和空间格局。以浍河为轴,形成以港口和码头为节点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打造沿河生态文化旅游走廊,串联古运河遗址和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等高品质旅游资源。以临涣、韩村、孙瞳、南坪为中心,加快建设产业集聚发展带,提高小城镇建设水平,带动两岸经济起飞和社会发展。以煤炭资源为核心,建设全国重要的煤化工产业基地及煤炭物流中心。以浍河航运为核心,建设现代综合的临港经济区,成为皖北主要的原材料和产品的集散中心和物流中心,实现以港兴镇、以港兴县的目标。以浍河改造为核心,建设宜居生态区和安徽省乃至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区。

第三节   生态空间格局

 

规划构建“一带、两翼、三廊、四区、多点”的生态空间格局,维护区域生态安全。

一带:以淮北城市“中央湖廊”、青阜铁路生态廊道和S202线生态廊道为骨架,形成链接南北、贯通城乡的中央生态景观轴带,主要包括朔西湖、古乐湖、东湖、绿金湖、南湖、洪庄湖、乾隆湖及化家湖串联湖群及其周边各类生态游憩公园绿地,以及青阜铁路、S202线生态廊道等。

两翼:以绵延环抱中心城区两侧的相山和龙脊山风景区为主体,重点打造包括口子产业园、南山景区、榴园景区、龙脊山风景区的生态绿脉,构筑淮北都市区绿色生态屏障,形成保障城市生态安全、扩充城市生态容量、承载城市生态文化的重要基地。

三廊新濉河、沱河、浍河三条区域生态廊道。

四区采煤沉陷区、工矿废弃地、工矿污染敏感区、饮用水源涵养保护区。

多点以村镇为中心,构筑遍布城乡、普惠城乡的美丽乡村绿色空间体系和绿色空间单元。

 

 

第四节城镇村一体化功能布局

积极推进中心城市战略。打造以行政管理中心、商业金融贸易中心、文化娱乐中心为主的城市中心。加强“相濉—相烈—相杜”一体化建设,构筑“相濉、相烈、相杜”为主体的淮北都市区。科学规划中心城市功能,着力增强城市内部不同功能区布局的合理性,使住宅、商业、办公等不同功能区相互交织、有机结合,实现城市功能的协调兼容互补。协调城市产业发展、市政基础设施和各类城市要素平台建设,增强城市综合承载力和竞争力,提升城市能级,强化主城区的凝聚力,增强主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规划形成“一带双城、四轴六区”的城区空间结构。

一带双城。“一带”指由采煤沉陷区形成的古乐湖、东湖、绿金湖、南湖、洪庄湖、乾隆湖,六湖珠联构成城市中央湖廊。“双城”指东部城区和西部城区。东部城区由龙湖、东湖、烈山三个片区组成;西部城区由相山、杜集、凤凰山三个片区组成。

四轴六区。“四轴”指人民路、沱河路、相山路、梧桐路四条城市发展轴;“六区”指相山、杜集、凤凰山、龙湖、东湖、烈山六大城市片区。

专栏2 六大城市片区发展指引

相山片区:相山片区包括老城区和新城区。老城区大力推进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老旧小区改造、景观整治工程,完善道路交通系统,加快棚户区改造,升级改造传统服务业,建设城市行政中心和商务中心。增加公园绿地、广场等公共空间和社区级服务设施配套,提高生活便利度。实施城市西延战略,推进淮海路、人民路西延工程及淮海西路两侧商业开发,着力打造凤凰新城。新城区以人民路和相山路为主要空间发展轴,加快城市级公共设施的建设,提升城市面貌;重点建设滨湖区域,引领城市由依山发展转向拥湖发展。

杜集片区:着力建设以高新产业研发与技术转化为主要特色的城区和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发挥高铁枢纽的区位交通优势,积极发展商务办公、商贸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打造淮北北部门户。对于零、散、有污染企业实行用地置换,退城进园,保留占地面积大、厂房集中的企业,形成完整片区。重点建设龙河路轴线,结合工业遗产保护布局公共服务设施和宜居空间,打造资源型城市更新改造的示范区。

凤凰山片区:打造以现代绿色食品制造为主、现代服务业集聚、宜居、宜商、宜游的综合功能型开发区;加强与相山片区的对接,增加商业、居住和服务功能;增加片区绿地,不断提升园区品质。

龙湖片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引导龙湖工业园区向科技研发、创新孵化、智慧产业为主体的新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转型;依托梧桐路发展轴线,西部完善配套服务功能,以商业居住为主高品质推进成片开发,东部以科技研发、文化创意、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引领传统产业转型。

东湖片区:打造山水特色生态城、文创教育智慧城、产城融合宜居城;依托职业教育园区丰富的教育、科研资源优势,以城市级公共服务设施投入建设为契机,加快与教育相关的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大力推动基地内部产业功能的转型升级,鼓励现有企业自主退二进三,重点发展企业研发、总部经济、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等功能,促进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的良性互动,相互融合。

烈山片区:重点发展南湖片区,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和粉尘控制,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以青龙山为生态核心,西部以居住商业功能为主,东部依托货运交通优势重点发展商贸、物流、绿色建材等产业,积极申请设立物流保税区。

促进中心镇特色发展以提高综合承载力为基础,以产业特色化为方向,以“扩权强镇”为动力,加快中心城镇建设步伐,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和农村服务业发展,打造一批产业特色鲜明、服务功能完善、人居环境良好的新型小城镇,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就近城镇化。进一步壮大百善、朔里等全国重点镇,加快建设段园、南坪、临涣、五沟、渠沟、古饶等中心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按照市政标准改造和完善城镇基础设施,提升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城镇综合服务功能,增强产业人口集聚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谋划建设双堆集中心镇新城建设。对于离城区或次中心距离较近、联系十分密切的建制镇,通过行政区划调整,合并或撤销部分规模较小的镇,使其依托区域中心共同发展,以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成为促进城乡协同发展的节点。

专栏3 中心镇发展方向

百善镇:加强与濉溪县城、临涣镇、四铺镇在功能、产业、交通、生态等协同发展,加强与宿州市承接产业转移统筹协调。依托镇区,拓展新区,优化整合,打造南部次中心,建设创新活力、生态宜居的新型城市,带动市域南部地区全面发展。

朔里镇:加强与淮北高铁新区、杜集开发区和石台镇联动发展,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科技研发、商贸物流、休闲旅游和大健康等产业,带动市域北部地区提档升级。

段园镇:发展机械制造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建设皖苏跨省合作的示范区,成为淮北市率先融入徐州都市圈的先行区、桥头堡。

南坪镇:建设农副产品集散中心和加工中心,以发展商贸、工业、居住为主的现代化综合型城镇,淮宿一体化发展的门户区。

临涣镇:加强与安徽(淮北)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韩村镇、百善镇(南部次中心)协同联动发展,共筑淮北市域副中心。重点发展煤化工及采矿配套设备制造等产业,强化综合服务功能,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五沟镇:发展工贸服务为一体的新型城镇,成为市域南部重要节点城镇。

渠沟镇:大力发展高产、高效、生态、休闲旅游农业,建设农业产业化示范区。

古饶镇:加强与淮北经济开发区新区、淮北高铁南站新区和宋疃镇联动发展,加强与宿州符离镇协同发展。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高端纺织、新材料、现代农业和绿色建材等新兴产业,综合配套完善现代服务业。

双堆集镇:发展红色旅游产业,建设现代农业,打造产城融合新城。

合理规划中心村(新型社区)。以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各县区村庄布点规划为指引,合理进行中心村布点。将中心村建设成为农村基本服务单元,完善基本农村公共服务及支农服务功能。大型中心村人口规模达到3000人以上,一般中心村人口1000-3000人,合理规划中心村,结合地形地貌单元和交通等条件,形成“中心村-自然村”的空间形态。

科学配置自然村。规划大型自然村人口达到1000人以上,一般自然村人口500-1000人。自然村采取因地制宜的提升与改造措施,公共服务建设标准应能满足本村居民日常的生产、生活需求。保护具有传统风貌的自然村落和农耕景观,在此基础上改善乡村的人居环境品质。

第五章  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第一节加强新型城镇化的产业支撑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围绕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要求,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产业集群发展、智能转型和绿色提升,全面提高工业经济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深入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及园区转型升级工程》,立足市场前景、技术储备和产业基础,加快发展壮大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绿色食品六大产业。建设省铝基高端金属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成为全市经济发展增长极。到2020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持续壮大,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到2025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更加完善,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成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主导力量。

专栏4 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

铝基高端金属材料:年产20万吨铜铝复合线、年产15万吨高精铝板带箔、年产5万吨亲水铝箔、年产1000万平方米CPI基板、年产2万吨电子铝箔、年产19万吨超大规格特种铝合金板带材、年产36万平方米幕墙板、2.4万吨彩涂铝卷、年产5万吨半刚性食品级铝箔、年产32万吨高档热镀铝锌硅钢板及彩涂生产线、年产200万只镁铝车轮、年产5万吨铝容器加工生产线、年产10万吨轨道交通用大型铝型材、年产10万吨节能环保铝合金型材、年产10万吨新能源高端铝型材等。

陶铝新材料:均瑶产业园、陶铝产业园、淮海集团陶铝新材料加工中心、连铸连轧生产线、复合材料制粉、特种铸造生产线、上海交通大学安徽陶铝新材料研究院、安徽省铝基复合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争创国家铝基材料及制品检验检测中心等。

碳基新材料:100万吨碳基新材料、10万吨环己酮仿生催化氧化联产己二酸与己内酯、焦炉气综合利用甲醇、甲醇制烯烃、5万吨环保型功能性添加剂、3万吨电子新材料产品、优耐德引发剂、16.5万吨醋酸衍生品及食品添加剂、1000吨功能性碳纤维复合材料等。

新能源:两淮采煤沉陷区300MW国家光伏领跑者基地项目、永辉刘桥40MW农光互补项目、濉溪经济开发区30MW光伏发电项目、杜集经济开发区30MW光伏发电项目、中远溪濉溪县99MW风电项目、阳光电源、华润电力、华能、申能风力发电项目、上海电气杜集区30MW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濉溪浦发30MW生物质发电项目、上海电气濉溪县30MW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新建瓦斯发电机组项目、ESS高效能源存储系统项目、风能系列产品组装线项目等。

新一代信息技术:淮北城市云计算中心、东华(淮北)·全国中小企业云服务智慧产业园、金龙机电二期触摸模组、AG玻璃项目、安徽傲龙网络IDC枢纽中心(二期)、年产300万套3C通讯器材生产线项目、移动终端及相关配件生产线、电力电子设备、智能家居设备、智能穿戴设备、物联网设备生产线、物联网传感节点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力普拉斯电源UPS项目、安徽理士电源UPS项目、海聚科技手机主板制造项目和智能家居项目、淮北思苑科技软件开发和应用、安徽迎辉科技新型显示项目、京信电子汽车电子束项目、裕源太阳能科技LED、电池组项目、深圳宏鑫瑞特LED项目、贝仕达电子科技微电机、电位器和汽车电子项目。

高端装备制造:天路航空无人机、通用航空产业园、大唐富怡智能机器人、柔性软体机器人、智能制造科技产业园、煤矿机械再制造、精密液压铸件、磁阻电机装备、不锈钢复合管及纺织环保设备、安来机电装备研发制造等。运用3D打印技术实现高端装备制造。

生物医药:华润中药配方颗粒提取工程、安徽康尔欣“石之仚(仙)”系列产品生产线、安徽科宝生物制药、英科医疗高端医用手套、完美生物科技、汉芳生物科技、奥郎普生物工程、临沂亿嘉禾生物工程、中药及保健食品产业园、淮北中加生物医药中间体产业城、中药饮片生产线、氨基酸生产线、盛美诺胶原蛋白、阜邦食品添加剂、智信堂中药饮片、康荍生物技术、北京宝德瑞食品、人良生物科技、淮北大健康硅谷、三木生物科技等项目。

绿色食品:凤凰山绿色食品基地、百善现代健康食品工业园、全聚德食品加工及冷链物流、完美水果酵素、广东潮州食品园、康师傅方便食品、上好佳休闲食品、旺旺烘焙类食品、喜之郎休闲果品、今麦郎食品、好丽友食品、三全食品、蜡笔小新休闲食品、江门市澳新食品、北京美丹食品、澳门十月初五饼家食品、嘉士利食品、上海太太乐生物科技保健品、香飘飘食品及饮料加工、广州乐百氏功能性饮料生产、口子东山产业园、圣芝堂功能性植物饮品、鑫乐源芋蔬膳食纤维系列产品、思朗食品保健饼干、苏太太休闲食品、皇冠休闲卤制品、口口丫休闲食品等。

加快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坚持创新驱动,推进新一轮技术改造,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提高运营的质量和效益,做到资源高效、循环、低碳利用,促进煤炭、电力、装备制造、纺织服装、新型建材五大传统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专栏5 传统产业重大项目

煤炭:续建信湖煤矿,建设规模300万吨/年。适时开工建设赵集煤矿,建设规模300万吨/年。关闭刘店、袁庄、海孜(大井)、杨庄、朔里、石台、双龙、岱河、芦岭、百善、刘桥一矿、卧龙湖、金石等13对煤矿,退出产能1705万吨/年。

电力:开工建设淮北平山电厂二期国家示范项目,加快推进大唐热电联产项目、国安热电联产项目、中利热电联产项目、上海电气热电联产项目、浦发垃圾电厂项目、宇能垃圾电厂项目,适时启动淮北国安电厂二期、大唐虎山电厂二期项目、刘庄低热值煤电厂、临涣电厂三期项目,谋划平山电厂三期项目。

装备制造:濉溪汽车关键零部件高新技术特色产业集群、濉溪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冠鑫汽车ABS生产、成源汽车部件生产、汽车轮毂生产、汽车动力电池研发与生产、安徽宸宇汽车部件制造、中加汽车配件及五金产业城、杜集区煤矿机电装备制造、不锈钢带生产、年产200万件汽车用铝合金精密铸件等项目。

纺织服装:华孚绿尚小镇、启鑫10万吨紧密纺二期、年产1000万套羊毛衫生产线、苏杭服饰、联利发纺织服饰、蓝天纺织等项目。

新型建材:安徽(淮北)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千亩建材园、海螺合作日产45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淮海实业集团大型预制构件、濉溪尾矿资源综合利用、复合材料生产线建设、微晶石装饰材料等项目。

加快服务业发展。深入实施《加快服务业发展工程》,积极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导向,以信息化为技术支撑,以服务模式和管理方式创新为路径,大力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与一、二产业协同联动发展,培育服务经济新增长点。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把握消费需求升级大趋势,面向城乡居民生活,丰富文化旅游、商贸流通、居民服务、健康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内容和形式,推动向绿色、特色、便民化发展,稳步提升多样化居民服务水平。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形成经济发展新支撑。依托区位禀赋和产业发展优势,不断扩大楼宇经济规模,突出特色,做大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提升楼宇经济信息化建设水平,实现楼宇经济的网络化、信息化、动态化管理,为楼宇经济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到2020年,新增规模以上现代服务业企业40个,新增5个以上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全国500强服务业企业1家。到2025年,全市服务业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增强,规模明显扩大,比重明显提高,结构明显优化,水平明显提升,贡献明显增强。

专栏6 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

现代金融:浦东发展银行、合肥科技农商行、马鞍山农村商业银行等设立分支机构,淮北金控集团、同创担保集团、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皖北融资中心、金融服务中心等项目。

现代物流:淮北传化公路港物流项目、青龙山铁路无水港;凤凰山物流园、邮政快递物流园、高铁新区物流园、百善物流园、杭淮惠龙物流园;公路铁路联运物流配送中心、濉溪县中瑞农产品批发市场改造升级工程等项目。

商务服务:淘宝特色中国淮北馆、京东中国特产淮北馆、惠民生活直通车服务平台、淮北市会展中心等项目。

文化旅游:淮北隋唐运河古镇文化旅游、口子文化博览园、乾隆湖景观绿化、红色文化公园、龙脊山综合开发、南湖大型游乐场、廻龙山生态旅游、凤凰山绿色食品文化旅游博览园、煤矿工业研学旅行基地、黄里风景区、石榴和芳香特色小镇等项目。

现代商贸:中国供销集团淮北农产品批发市场、万达商业广场项目、红星国际广场等项目。

推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深入实施《农业现代化推进工程》,发挥国家农产品主产区优势,以农业产业化为抓手,以龙头企业为支撑,稳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走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之路。在稳定粮食生产基础上,大力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布局,构建南粮、北菜、东部沿山特色水果、近郊休闲观光农业四大产业板块,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

专栏7 现代农业发展重点工程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淮北市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活动项目、濉溪粮食增产示范工程、濉溪县田间工程建设项目。

现代农业示范区提升工程:凤凰山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项目、高岳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项目、朔里现代农业示范园项目、古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濉溪现代农业示范区提升项目、百善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项目、榴园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项目、盛景农业生态示范园。

规模养殖基地建设工程:百万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建设项目、2000万只家禽标准化规模生产基地建设项目、100万头只草食动物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建设项目、特色水产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项目。

特色农业基地建设工程:10万亩设施蔬菜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10万亩优质水果基地建设项目、20万亩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

第二节   完善城镇功能

加快创新平台建设重点推进以梧桐路为中轴线的绿金科创大走廊建设,坚持科学规划、高效集约、绿色发展三个原则,做到产业集聚、新城发展、生态宜居三个统筹,引进、培育、做强一批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努力打造成省内一流、国内有影响的创新共同体、创新策源地、创新发展主引擎。实施开发园区科技提升计划,大力推进龙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濉溪经济开发区创新园区、杜集矿机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凤凰山国家农业科技园、烈山经济开发区雷山项目区等创新载体建设,引导人才、项目、知识产权等创新资源向园区集聚。鼓励各级政府通过盘活商业用房、闲置厂房、物流设施等资源,建设一批创新创业园,形成“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孵化体系。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科技孵化器建设,支持搭建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等创新平台,缩短孵化周期,提高孵化效率。充分发挥地方和高校各自优势,加强与淮北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创新合作,实现市校融合发展,推动高校教育和地方发展转型升级。

加快发展教育事业。按照教育质量提升与教育公平并举原则,进一步优化中小学和幼儿园布局,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加快缩小校际差距、城乡差距。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提升计划,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提高幼儿保教质量。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和质量,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队伍。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坚持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实施中高职一体化改革,支持淮北职业技术学院争创省高水平技能型大学。重视高等教育发展,继续支持淮北师范大学建设,深化市校合作,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等方面提供支持。

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施居民健康行动计划,完善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加强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等重大疾病综合防治和职业病危害防治,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加强综合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加强紧急救援体系建设。深化市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着力健全分级诊疗、药品采购供应、医保管理等体系建设。完善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三级卫生服务网络,构建上下联动、衔接互补的医疗服务体系。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落实全民参保计划,基本实现城乡人员全覆盖。稳步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缩小城乡、职业、人群间待遇差距。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

强化公共安全管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进一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加强高危行业、道路交通、公共场所、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安全检查工作。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强化依法治理、安全监测和社会共治,促进健康淮北建设。推进防灾减灾和应急体系建设,重点加强防洪、消防、防震、人防等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构建市、县(区)、镇(办)、村四级文化基础设施网络,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实施公共文化图书馆总分馆制,开展“百馆(站)千村文化结对”共建。加快文化主题公园、规划馆、科技馆、博物馆等设施建设,推进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服务中心)、农民文化乐园、城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实施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工程。

专栏8 淮北市社会建设重点工程

教育能力提升工程:加快市一中东校区建设、濉溪县二中新校区建设。支持市职教园区内涵建设、做实现代职业教育联盟,建设一批高水准职业教育培训、实习实训、技能鉴定、技术研发、产业孵化和信息服务中心。谋划建设淮北应用大学,支持淮北师范大学新校区建设。

健康淮北发展工程:推进市人民医院新院区、市三院(传染医院)、市老年康复医院、市肿瘤医院、市紧急救援中心、市四院等重大项目建设。

全民体育健身工程:加强群众健身设施布局,以城乡社区为节点,建设健身步道、早晚锻炼点,推进市体育中心建设项目、淮北市高科技电训中心项目、濉溪县文体中心项目、相山区全民健身中心项目建设。

养老服务促进工程:加强社区养老服务平台建设,支持社会资本参与举办养老机构,加快推进淮矿职防院健康养老服务,推动职业病防治院健康养老、朔西湖健康小镇、龙脊山生态养老休闲度假区等项目建设。

居民住房保障工程:全面推进濉溪县、相山区、杜集区、烈山区、凤凰山综合服务区等棚户区改造项目,使城市集中成片棚户区、城中村、旧住宅小区、国有工矿棚户区等居民住房条件明显改善。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工程:利用智慧城市已建成的社管平台,建立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一体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上办事系统。

第三节强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支撑

加快完善干线交通路网,提高交通线路建设等级,强化交通枢纽和公共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推动交通智能化,进一步增强对外对内交通通达能力。

铁路。进一步推动淮北高速铁路路网建设,加快青阜铁路电气化改造、符夹线扩能工程。开工建设淮宿蚌、淮宿阜城际铁路,实现与合肥经济圈和淮海经济区的快速连通。开展三洋铁路淮北段、淮北—商丘—菏泽城际铁路项目前期研究。积极推进城市轨道交通项目。

公路。积极推进“大外环”交通项目建设,在主城区外围,形成高等级环城大道,串联高速公路连接线,实现与泗许、合徐、连霍、济祁等高速公路的高效衔接。推进徐淮阜高速公路、淮徐快速通道建设,打通淮北至徐州、至阜阳快速通道。实施一批国省道改造、县道改省道项目,加快形成以高速公路为主网、以国道、省道、县乡道为补充的综合公路网络。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和村村通提升工程,完善乡村道路,提升农村交通通行能力。

航空。积极开展淮北通用机场的规划研究,加快前期工作进度。

内河航运重点实施“一航两港两闸”工程(浍河四级航道、南坪港、韩村港、南坪船闸和临涣船闸),提升浍河航道通行能力。积极推进萧濉新河航道升级改造工程,贯通洪泽湖,连接大运河,融入苏北、苏南航道网络,加快实现“通江达海”。

综合交通枢纽。以淮北长途汽车客运新站和坡里高铁站为中心,强化各交通运输方式的衔接与整合,实现旅客运输“零距离换乘”和货物运输“无缝衔接”。加快濉溪县客运新中心、五里郢城乡客运一体化换乘中心、汽车南站二级综合客运站、东部大学城客运换乘中心和烈山客运物流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完善市域客货综合集疏运体系。

公共交通体系。大力发展城乡公共交通,加密主城区和各开发园区公交线路和站点,推进主城区连接各乡镇公交线路常态化,开通一批重点乡镇间、乡镇与重点村之间的农村客运班线。加强综合交通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交通公共信息和服务平台,推动交通管理智能化。

专栏9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

铁路:青阜铁路电气化改造、符夹线扩能,淮北—宿州—蚌埠城际铁路、淮北—宿州—阜阳城际铁路,谋划推进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三洋铁路淮北段、淮北—商丘—菏泽城际铁路等项目。

干线公路:徐淮阜高速公路项目、S441济祁高速连接线项目; S203淮六路连接线、S101合相路二期、S254古毛路二期、S235濉唐路二期、S337西临路、S303泗永路、S336宿涡路等道路改建、改造。

内河航运:沱浍河航道整治项目,南坪港、韩村港、南坪船闸和临涣船闸建设项目,萧濉新河航道升级改造项目等。

货运站场和交通枢纽:高铁淮北西站、高铁淮北南站、淮北汽车客运北站、濉溪县客运新中心、五里郢城乡客运一体化换乘中心、汽车南站二级综合客运站、东部大学城客运换乘中心、汽车南站一级综合客运站及物流服务中心等。

公共交通:到2025年形成55条城市公交线路,完善交通公共信息和服务平台,建成智能化交通管理体系。

民用机场:加快推进通用机场建设。

 

 

第六章 推进新型城市建设

第一节 加快绿色城市建设

加快生态环境建设。全面加强生态建设,大力推进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完善提升南湖公园,建设东湖、绿金湖、朔西湖公园,共同聚合形成主城区生态绿色核心,稳步推进濉溪县首批国家重点采煤沉陷区工程试点建设。巩固森林增长工程绿化成果,大力实施淮北市石质山场森林多目标经营和“三线三边”绿化提升行动。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抓手,积极开展增绿增效行动。建立完善以风景林、防护林为主体的城镇生态保护屏障,加强城镇规划内的山体、林地和湿地等自然资源保护。合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扩大城镇绿化空间。巩固提升淮北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淮北市国家园林城市和濉溪县国家级园林县城创建成果。以创建全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为抓手,统筹推进以大气、水、土壤为重点的污染综合治理。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合理布局和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及污水管网,到2020年,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8%以上,到2025年,所有重点镇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污水处理,实现污水处理的全覆盖。

促进资源节约高效利用。严格实施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强化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实施重点用能单位节能低碳行动和重点产业能效提升计划,突出抓好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实施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落实环保电价政策。实施绿色建筑行动,加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大力发展绿色建材。到2020年,新建建筑按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比例达到60%以上。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面积的比例达30%以上。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水定产、以水定城,深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实行用水总量和用水效率控制,落实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设地下水监测系统,开展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划定城市开发边界和基本农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利用规划管控和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制,进一步完善城镇各类建设用地标准。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加快建立循环型工业、农业、服务业体系,提高全社会资源产出率。依托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建设,推行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加快煤矿瓦斯、煤矸石等资源的综合利用,完善“煤—焦—化—电—材”循环经济产业链,主要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积极发展“城市矿产”和再制造产业。完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系统,推进国家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建设。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构建农林牧渔多业共生的循环型农业生产方式。积极构建循环型服务业体系,推进服务主体绿色化、服务过程清洁化。培育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典型,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推动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

提高生态文明意识。组织开展各类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生态文明法律法规、科学知识,提高公众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和教学活动,纳入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广泛开展绿色生活行动,推动市民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加快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积极引导消费者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高能效家电、节水型器具等节能环保低碳产品。严格限制一次性用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推行绿色生态殡葬。严格限制发展高耗能、高耗水服务业。全面推行绿色办公,不断提升绿色采购在政府采购中的比重。

创新制度建设。探索排污权交易制度,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城镇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实施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确保群众饮水安全;保障“淮水北调”淮北市配水工程,有效维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创新秸秆禁烧管理制度,由堵转变为疏,让农户由不敢烧转向不愿意烧。编制城镇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第二节打造新型智慧城市

以便民利民和提高政府效能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以建设全国重要的大数据产业基地为目标,加快整体规划设计,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抢抓机遇、广揽资源、吸引人才、统筹推进,实现智慧城市建设与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推进“光网城市”建设,实现城区光纤到户全覆盖和行政村100%通光缆;推进“无线城市”建设,加强4G网络和无线局域网建设,无线宽带网络市区覆盖率达到100%;完善通信普遍服务机制,开展网络提速降费行动;加快推进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和交互式网络电视建设,不断优化网络性能;建设公共资源数据库和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加强安全测评、容灾备份、电子认证、应急指挥等城市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公共网络、政务网络和无线电的信息安全体系,提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推进“三网融合”。到2020年,城市家庭宽带接入能力达到100Mbps,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达到20Mbps。到2025年,城市家庭宽带接入能力达到200Mbps,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达到40Mbps。

政府管理智能化。以现有电子政务网以及“数字淮北地理空间框架平台”为基础,扩容升级打造政府部门共享的高速骨干网络平台。加大政府部门电子政务建设的整合力度,建设统一的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建设市级政务大数据中心,完善人口、法人、空间地理、宏观经济、文化等政务数据库,建立政务数据资源的共享开放机制,推进大数据创新运用。完善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集成化智慧化运行,变“群众跑腿”为“数据跑路”,推动各级政府行政办事大厅向网上转移,打造“网上政府”,进一步提升行政效能。优化服务流程,实现行政审批等事项“一站式”网上办理与“全流程”效能监督。支持企业开展数据开发运用和数据增值服务,推动社会服务模式创新。到2020年,政府效能大幅提升,力争建设成为全省电子政务领先城市。到2025年,“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政务服务智慧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更方便、更快捷、更有效率。

公共服务智能化。依托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综合平台、平安工程和数字城管监督指挥系统,不断完善信息化、立体化社会治理体系。构建智慧淮北大数据与云平台,促进大数据在城市管理、民生服务等领域广泛应用。推进智慧医院、远程医疗建设,普及应用电子病历和健康档案,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建设具有随时看护、远程关爱等功能的养老信息化服务体系。建立公共就业创业信息服务平台,加快推进就业信息联网。加快社会保障信息化体系建设。建设完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与服务。加强数字图书馆、数字档案馆、数字博物馆等公益设施建设。

产业发展智能化。积极推动互联网与产业融合。培育一批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现代“种养加”生态农业新模式。鼓励互联网企业建立农业服务平台,支持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加强产销衔接,实现农业生产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推广成熟可复制的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构建天地一体的农业物联网测控体系,发展智能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农机定位耕种等精准化生产方式。以发展智能制造为突破口,以传统行业信息化改造为着力点,加强企业生产过程、生产装备、生产产品和生产服务的智能化、信息化建设。鼓励支持网络科技型企业不断创新商业模式,充分运用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商业产业发展与消费业态升级高度融合,打造一批致力于提供从城市商圈到社区服务的O2O电商型企业和服务类电子商务平台。鼓励大数据、云计算在物流快递领域的应用,支持建设智能快件箱、智能仓储体系。引导物流快递企业与电子商务企业深度融合,推进县区到行政村的物流快递配送网络和村级配送网点建设。加快发电设施、用电设施和电网智能化改造,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建立能源生产运行的监测、管理和调度信息公共服务网络,推进能源生产智能化。开展绿色电力交易服务区域试点,推进以智能电网为配送平台,以电子商务为交易平台,融合储能设施、物联网、智能用电设施等硬件以及碳交易、互联网金融等衍生服务于一体的绿色能源网络发展。统筹部署电网和通信网深度融合的网络基础设施,实现同缆传输、共建共享。

专栏10 “互联网+”重点领域

互联网+”制造: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加快人工智能交互、工业机器人等技术装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支持企业利用互联网采集、对接个性化需求,推进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和供应链管理等关键环节的柔性化改造。鼓励企业开展故障预警、远程维护、质量诊断、远程过程优化等互联网在线增值服务。

互联网+”服务业: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区、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创建,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区。推进服务类电子商务的发展,壮大惠民移动互联网服务平台“生活直通车”,鼓励支持登陆新三板。引导电商与快递企业合作发展便民利商新业态,推进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试点。依托互联网建设高效物流体系。

互联网+”现代农业:鼓励互联网企业建立农业服务平台。推广成熟可复制的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利用现有互联网资源,构建农副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公共服务平台。推进信息进村入户试点,鼓励通过移动互联网为农民提供生产生活信息服务。

互联网+”智慧能源:建立基于互联网的能源生产调度信息公共平台。开展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建设,构建新能源微电网技术体系和管理体制。拓展电力直接交易平台功能,鼓励发展用户端能源共享经济和自由贸易。

互联网+”电子政务:建设高效电子政务平台,形成网上服务与实体大厅服务、线上与线下服务紧密结合的政府服务新模式。运用互联网提升社会保险、就业创业、人才服务、职业培训、气象等公共服务水平。推进社会保障卡加载更多功能,实现一卡通。

互联网+”便捷交通:鼓励互联网平台为社会公众提供实时交通运输状态查询、出行路线规划、网上购票、智能停车等服务。推动交通运输信息互联互通。利用大数据平台挖掘分析公众出行需求、枢纽客流规模、车辆船舶形势特征等。

互联网+”医疗:鼓励医疗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建立医疗网络信息平台,开展数字网络医院试点,建设互联网“健康云”信息服务平台。鼓励大中型医院搭建远程诊疗信息平台,加快普及居民健康卡惠民应用。积极利用移动互联网提供在线预约、候诊提醒等便捷服务。

互联网+”教育:推动中小学校应用互联网平台,提供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治理能力。鼓励互联网企业与职业教育学校合作,探索职业教育、劳动力技能培训等教育公共服务新模式。

互联网+”城市管理:建设涵盖重要部门、行业、领域的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传输网络和共享平台,加快城市管理涉及的各领域、行业、部门之间的数据资源在线集成,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城市管理服务体系。

 

第三节加强人文城市建设

切实加大全市文物保护力度,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发挥淮北市大运河文化、汉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化资源优势,构建历史底蕴厚重,时代特色、地区特色鲜明的现代文化城市。

加强城镇历史文化保护。健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建立并完善《淮北市文物名录》,推进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工作,切实做好临涣古城墙、石山孜遗址、柳孜运河遗址的本体保护和环境整治工作,推进建设柳孜运河遗址博物馆和柳孜运河遗址考古文化公园;编制完成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文化街区等专项保护规划,支持符合条件的乡镇、村庄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在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避免同质化建设;推进革命文物保护,实施近现代重要史迹与当代遗产保护利用工程,重点做好文昌宫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小李家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淮海战役双堆战役遗址、小朱庄战场旧址、渠沟大屠杀公墓保护维修和展示利用工作。

加强历史文化的挖掘和传承。挖掘整理民间文化,完善以花鼓戏、梆子戏、相山庙会和淮北泥塑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机制,加强非遗名录体系建设,完成民俗非遗博物馆建设。深化大运河文化、汉文化、红色文化研究,做大做强大运河文化、汉文化、红色文化论坛。大力推进博物馆事业发展,推进口子酒文化博物馆、柳孜运河遗址博物馆、濉溪县民俗文化博物馆、矿山博物馆建设,精心组织具有淮北地域特色的展览项目,讲好“淮北故事”,有力宣传淮北文化品牌。

打造更高品质的全域文明城市。要在巩固扩大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的同时,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向乡镇农村延伸、向单位家庭延伸、向网络空间延伸,立足于全面创建、全民创建、全程创建和全域创建,着力打造城乡均衡发展、充分发展的全域文明;要发实招出实力充分调动基层积极性,多措并举深化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突出抓好文明单位、文明窗口、文明校园、文明家庭等创建工作,结合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特点,找准各自切入点和突破口,注重落细落小落实,注重日常经常平常,确保创建工作更具针对性实效性;持续推进“信用淮北”建设,不断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健全和房地产、交通运输、法院失信执行人、产品质量等互联互通的查询系统;大力推进移风易俗,积极倡导节俭养德、厚养薄葬等文明新风,加快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

 

第七章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第一节   推进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

牢固树立工业强县(区)、产业兴县(区)理念,坚持突出特色,壮大产业,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支持濉溪县以铝基高端金属材料产业基地和南部次中心建设为重点,发展铝基新材料、装备制造业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相山区发挥主城区优势,打造现代服务业和绿色食品产业强区;杜集区抢抓高铁机遇,发展现代商贸物流和高端装备制造业;烈山区依托东部新城建设,打造硅基材料、现代物流产业和生态休闲旅游强区,形成多点支撑、多极带动、竞相发展城乡产业一体化格局。

 

第二节   推进城乡要素市场一体化

建立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推动人力资源、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合理配置。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落实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同工同酬制度,逐步建立淡化身份、以岗定薪的薪酬制度。逐步建立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探索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加快建立健全多类型、多层次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强化各类金融机构服务“三农”职责,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提高涉农贷款比例,完善农村金融网点布局,逐步扩大农村贷款抵押物范围,支持农村多种渠道融资。进一步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因地制宜开展特色农业保险,完善财政支持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鼓励社会资本投向“三农”,在农村兴办各类事业。

 

第三节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

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分布合理、管理有效、水平适度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合理布局中小学和幼儿园。巩固和发展县、乡、村三级农村医疗卫生网络,新增卫生资源重点向农村和对农村辐射作用强的城镇倾斜。建立适合农村地区、并与城镇衔接的养老保险制度,健全覆盖城乡的医疗保障体系。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普及县乡村三级“三馆一站一室”和农家书屋。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未成年人、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和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以低保制度为核心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以便民服务中心、综治维稳中心、医疗卫生中心、农民培训中心、农家购物中心、文化体育中心和村两委的“6+1”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为载体,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专栏11 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统筹城乡教育供给。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强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和均衡发展水平。积极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建立城乡之间义务教育对口交流支援制度。促进农村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推行“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提升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健全乡镇卫生院、村(社区)卫生室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立与大医院协作转诊服务机制和农村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机制。继续推进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室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升农村卫生服务能力,向农民提供安全价廉可靠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完善农村养老和社会救助体系。加快构建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加大农村敬老院建设和改造力度,加快建设以收养失能、半失能老年人为主的大中型综合性老年养护设施。鼓励通过整合、置换、转变用途、租用等方式,改造城乡闲置的设施资源和农村空置房屋用于养老服务,到2020年力争养老服务设施覆盖所有农村,日间照料中心覆盖半数以上的农村新型社区。构建农村留守儿童、未成年人、留守妇女和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健全残疾人权益保障、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

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规范提升、村文化大院覆盖、农村文体小广场建设、乡村文艺骨干培训和城乡基层数字文化服务等文体工程建设,加快普及县乡村三级“三馆一站一室”和农家书屋,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能力,构建农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组织社区文化、村镇文化、家庭文化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向留守老人、农民工和残疾人等群体提供公益文化服务。

第四节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

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加大市、县财政对县域村镇建设的反哺支持力度,推动形成县域村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合理分担机制,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财力保障水平。加快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强化城乡基础设施连接,推动水、电、路、气和信息、通信、综合防灾等基础设施城乡联网、共建共享,提高城乡基础设施综合服务水平。加快推进通村道路建设,完善乡村道路、入组、入户道路,提高农村公路网络通达性,确保通达率达到100%。加快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因地制宜地采取集中供水、分散供水和城镇供水管网向农村延伸的方式解决农村人口饮用水安全问题。大力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提高农村供电能力和可靠性。积极推进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加强4G网络和无线局域网建设,扩大无线宽带网络市区覆盖范围。加快推进农村综合防灾设施建设,加强暴雨洪涝、地震和地质灾害防治,提高农村的安全保障水平。加快公共交通、垃圾污水处理等市政服务等向农村延伸,实施行政村环境连片整治,实现农村客运通达“双百”目标,逐步实现村庄垃圾收集处理全覆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受益农户覆盖面达到50%以上。

 

第八章  推进乡村振兴发展

第一节提升村庄规划建设水平

规划建设层次分明、规模适度、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市区-县城-集镇-中心村-自然村”五级城乡居民点体系,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以节约用地、促进居住集中、提高基础设施共享性和改善人居环境为目标,突出山水特色,体现文化底蕴,促进协调发展,优化城乡资源,逐步打破城乡分隔、行政区划分割的空间形态,形成区域协作、城乡一体、各具特色、联动发展的城乡发展新格局。

 

第二节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积极扩大土地确权成果利用,推广“一户一块田”创新试点。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通过开展“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试点,盘活农村“三资”(资源、资产、资金),激活农民“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加快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认定,实现权益和成员身份挂钩。建立市场建设和运行财政补贴机制,依托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等平台,建立县乡联网运行、符合农村实际需要的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林权、小型水利设施使用权、“四荒”使用权、农业类知识产权、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出租等流转交易。鼓励村集体利用集体积累资金和资产,通过入股或者参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村与村合作、村企联手共建、扶贫开发等多种形式增加集体收入。完善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机制,支持村内公益事业建设。

 

第三节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明确美丽乡村建设目标。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由以点为主向由点到面战略转换,全面推进美丽乡镇建设、中心村建设和自然村环境整治。推进美丽乡镇建设,确保到2018年完成位于城市和县城建设用地范围之外的所有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建设任务;加快推进中心村建设,到2020年,确保80%以上并力争100%的布点中心村达到美丽乡村建设要求;广泛开展自然村环境整治,到2020年,确保90%以上并力争100%的村庄脏乱差得到有效治理;积极探索整体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到2018年率先完成中心村建设和自然村环境整治任务。

加强农村环境治理。一体化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三大革命”。统筹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农业生产废弃物、工业固体废物等垃圾治理,促进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实现农村垃圾全面治理。到2020年,全市农村垃圾得到有效治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达到80%以上,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配套建设粪污处理设施比例力争达到80%,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农膜回收率达到80%,农村地区工业危险废物无害化利用处置率达到95%。推进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的实施,按照“因地制宜、易于维护”原则科学选择污水处理模式,分年度合理推进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运行设施的维护,到2020年,实现全市所有镇政府驻地、美丽乡村中心村、列入“十三五”农村环境整治任务的建制村以及重点流域周边、水源地重点区域和环境敏感区的村庄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全覆盖。大力推进自然村常住农户卫生厕所改造,根据区域位置、地形地貌、生态环境要求,因地制宜确定改厕模式;按照“统一采购、统一施工、统一验收”原则,对厕所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建立信息档案;鼓励企业或个人出资进行改厕后的检查维修、定期收运、粪渣资源利用等后续工作,全面完成改厕计划。到2025年,农村环境治理状况全面得到提高。

 

第四节 培育和建设特色小镇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聚焦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加快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良、交通条件便利、体制机制灵活、示范效应显著的特色小镇,努力打造淮北创新创业新高地、转型崛起新引擎。

坚持产业引领。把产业发展作为特色小镇建设的重中之重,千方百计壮大特色产业,围绕“中国碳谷·绿金淮北”发展战略,选择具有当地特色和比较优势的产业作为主攻方向,真正做好“特色”文章。坚持市场主导。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要求,创新建设管理机制和服务模式。突出企业主体作用,引入优秀企业负责建设运营。坚持以人为本。围绕人的全面发展,统筹布局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体育、交通等公共服务设施,大力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贴近居民日常需要,构建休闲“生活圈”、便捷“服务圈”和繁荣“商业圈”,全面提高居民生产和生活质量,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到2020年,培育和建设10个左右市级特色小镇,省级特色小镇2-3个;到2025年,建设市级特色小镇15个左右,省级特色小镇5-6个左右,争取国家级特色小镇2-3个,努力形成特色小镇集群发展的崭新格局。

 

第五节探索建设农村综合社区

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规划建设农村综合体,为繁荣农村生产、生活服务业提供条件。高标准编制农村综合体规划,统筹安排农村产业、村庄、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等相关工作。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做到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形成农村综合体与现代农业互推共荣的格局。积极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培养与自然禀赋、主导产业和文化资源、地域特色相结合的多元产业业态,打造休闲度假型、文化体验型、加工生产型、创意产业型、农产品流通集散型等农村综合体,推动一二三产业互动融合,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按照“6+1”模式要求,进一步加强农村综合体社区党组织、社区村民委员会和社区服务站建设,提高社区综合管理服务水平。规范村民自治运行程序,引导农村综合体社区居民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第六节夯实农村产业发展基础

   在稳定粮食生产基础上,大力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布局,构建南粮、北菜、东部沿山特色水果、近郊休闲观光农业四大产业板块,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坚持稳定总产、提高单产、优化品质的总体思路,不断增强粮食生产能力。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坚守耕地红线,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深入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开展土壤有机质提升行动,加快推进中低产田改造,不断扩大高标准农田面积。推进农业机械升级换代,提高农机化水平。开展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活动,推进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力争到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49万亩,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20万吨,到2025年,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业抗灾害能力进一步加强。

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稳定发展生猪、家禽养殖,加快发展草食动物养殖,着力打造100万头生猪、3000万只家禽、100万头(只)食草动物等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实施畜禽良种工程,全面提升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处理无害化水平。充分利用塌陷水面资源,积极发展水产健康养殖,重点建设万亩城郊休闲渔业基地和万亩标准化精养鱼塘。到2020年,畜禽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85%以上,到2025年,畜禽规模化养殖比重进一步提升。

加快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城市近郊以温室、大棚为主,重点发展设施农业,大力发展规模化蔬菜种植基地,积极创建国家和省级蔬菜标准园,打造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东部沿山地区积极发展以葡萄、石榴为主的特色水果,着力建设特色水果种植带,不断扩大“段园葡萄”、“塔山石榴”、“黄里笆斗杏”等水果品牌的影响力。加快建设城郊苗木花卉基地和林木良种基地,扶持壮大林木花卉业。加快建设东外环休闲农业长廊,连接榴园、高岳、凤凰山等现代农业示范区,打造都市休闲农业产业圈。实施乡村旅游提升行动计划,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休闲观光农业和康养产业,打造榴园—南山村—口子产业园—(十里香小镇)—梧桐古国等一批精品旅游路线,创建一批特色旅游村镇,增强农村经济活力。

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快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打造一批优质农产品品牌,在蔬菜、水果标准园和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示范场率先实现无公害生产全覆盖。加强农业投入品等源头鉴定,加强风险检测和执法监测,开展质量安全可追溯试点,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体系。建立健全“黑名单”制度和有奖举报制度。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建设和管理,完善监管机制,严厉打击非法添加、制假售假等行为。积极创建国家、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和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促进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科学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实现化肥、农药用量零增长。推广节水灌溉,推行农艺节水保墒技术,推广抗旱品种,加快农业高效节水体系建设,发展节水农业。综合治理地膜污染。防治耕地重金属污染。加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控制畜禽养殖污染。通过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等方式,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加大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力度,提升林业生态功能。严控工矿企业排放和城市垃圾、污水等农业外源性污染。

 

第七节鼓励创新农村经营模式

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按照做大总量、培育品牌、集群发展的方向,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向精深加工转型升级。培育壮大一批在全国、全省居行业前列的农产品加工骨干龙头企业,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继续推进凤凰山、百善两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和省级农业现代示范园区建设,推动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发展,积极打造全国重要的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开发农业多种功能,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建设,提高农业附加值。到2020年,培育农产品加工骨干龙头企业200家,农产品加工总产值达到800亿元;到2025年,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农产品加工骨干龙头企业数量和农产品加工总产值实现新突破。

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着力培育壮大职业农民、家庭农场、专业经营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提高农业规模化组织化经营水平。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鼓励农户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及入股等方式流转承包地,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向生产和经营能手集中,大力培育和发展种养大户、家庭农场。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全程土地托管或主要生产环节服务托管。到2020年,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超过40%,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分别达到2000家和1500家;2025年,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进一步提高,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数量进一步增加。

健全农业科技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构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建立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联盟,发挥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作用。继续加强基层农技推广、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防控和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增强农业公益性服务能力。开展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积极发展农业经营性服务,培育壮大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龙头企业等各类社会化服务主体,提升农机作业、技术培训、农资配送、产品营销等专业化服务能力。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市场管理,规范服务行为,维护服务组织和农户的合法权益。加强农产品流通设施和市场建设,积极构建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实施农户科学储粮工程。积极发展现代种业。增强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能力。提高农村气象防灾减灾和气象为农生产服务水平。

 

第九章 完善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

第一节 健全人口管理制度

创新完善人口服务和管理制度。全面落实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确保农业转移进城人口继续保留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及农房权益、林地承包权和林木所有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收益分配权落实到位;确保农业转移进城人口真正享受到与城镇居民相同的住房、养老、医疗、就业、教育等五项保障。整合政府部门和社会公共培训资源,加大进城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强化就业创业指导和支持,使农业转移进城人口留得住、有住房、可就业、能发展。以居住证为载体,建立健全与居住年限等条件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形成户籍制度和居住证制度有效衔接的人口管理制度。按照健全人口信息管理制度的要求,加快推进人口基础信息库建设,分类完善劳动就业、教育、收入、社保、房产、信用、卫生计生、税务等信息系统,逐步实现跨部门、跨地区信息整合和共享。

 

第二节 深化土地市场化配置改革

坚守土地红线,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按照管住总量、严控增量、盘活存量,创新土地管理制度,优化用地结构,提高利用效率,多途径解决城镇化用地需求。建立城镇用地规模结构调控机制,按照五大功能区域分类控制城镇规模,实现人口、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建立健全城镇低效、闲置、存量建设用地退出机制,大力清理闲置土地,努力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推进工矿废弃地复垦、工矿低效用地二次开发利用等工作,切实提高土地利用水平。

继续深化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加快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不断深化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市场化退出机制。按照占优补优,占补平衡的原则,积极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探索建立地票交易制度。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积极探索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有序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租赁、入股交易试点。

第三节 构建多元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

建立多层次、多元化、多渠道的复合型投融资体制,提高投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分散投资风险。落实国家投融资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多渠道加大城镇化投资力度。优化政府投融资平台,加强政府性融资平台资源整合和职能转变,建立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统筹平衡机制。

深化与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合作,鼓励金融机构对符合政策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城市功能区连片开发提供信贷支持,重点推动棚户区改造及重大产城融合项目系统化、整体性开发建设。

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拓宽城镇化项目融资渠道。落实“非禁即入”政策,广泛吸引社会资本通过独资、PPP模式、购买政府债券、设立股权基金等多种方式参与城镇化建设。

 

第四节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建立完善主体功能区制度,切实保护好各类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水源地等。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加快完善城镇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空间开发管控制度。建立生态文明考核评价机制,完善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针对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加大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水环境污染防治,加快采煤塌陷区的综合治理、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工矿企业搬迁改造等,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打造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样板城市。探索建立城市循环经济体系,加快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建立健全居民生活用电、用水、用气等阶梯价格制度,通过市场机制引导绿色消费。完善环境信息公开等制度,加强舆论监督和公众监督。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强化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定量考核,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第五节 创新城镇管理体制和模式

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策部署,合理调整和设置机构。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城市治理结构,创新城市治理方式,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提高服务水平,使更多事项在网上办理,必须到现场办的也要力争做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管理,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强基层自治能力建设,全面推行以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平台为支撑的新型城乡社区管理模式,以社区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平台,积极推进基层综治维稳信访工作中心(站)、县级矛盾纠纷联合调处中心建设,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推行“阳光信访”,加快建设网上信访信息平台,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引导群众依法行使权利、表达诉求、解决纠纷。

推进平安淮北建设,强化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创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健全源头治理、动态协调、应急处置相互衔接、相互支撑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制,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健全重大不稳定问题清单制度,完善社会矛盾排查预警和调处化解综合机制,用好“警民联调”工作机制。强化应急管理,提升突发事件防范、应对和处置水平。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高数字化防控设备覆盖率。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做好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争创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

加快完善大城管工作机制,全面提升城市管理常态化、市场化、精细化水平。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营造和谐社会氛围。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城镇社区服务功能,强化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在社会管理和服务中的职责,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第十章 保障规划实施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对全市新型城镇化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新型城镇化推进工作协调机制,统筹研究和制定相关政策,推进政策落实和规划实施,监督检查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城镇化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确保工作部署到位、规划落实到位、实际措施到位。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切实履行职责,根据本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和政策措施,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时序进度,并严格落实。各县区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第一责任主体,要建立健全相应的领导机构,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摆在全局位置来抓。

 

第二节 强化部门协调

加强部门间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协调配合,推动人口、土地、教育、就业社保、投融资、住房、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政策和改革举措形成合力、落到实处。做好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以及交通、水利、通信、电力、燃气等基础设施规划的衔接协调。合理确定中心城市、城镇体系、产业发展、农田保护等空间布局,全面落实本规划要求。

 

第三节 实施评估考核

加强城镇化统计工作,建立健全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规范统计口径、统计标准和统计制度方法。加快建立新型城镇化监测评价制度,开展城镇化年度动态监测与跟踪分析。健全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估与行政问责制度,强化责任,严格考核。建立完善激励考核机制,定期对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进展情况开展督查,及时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充分发挥督查考核的导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