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检察院以案释法典型案例
淮北市检察院以案释法典型案例
一、案例基本信息采集
创建类型: “温暖控申”
【基本情况】
相山区人民检察院控申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以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以擦亮“温暖控申”品牌为抓手,认真贯彻中央政法工作会议部署和全国、全省检察长会议精神,持续推进院领导包案、简易听证和上门听证、司法救助、检律协作等控申检察重点工作,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推动控告申诉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积极开展“温暖控申”窗口创建,将检察机关所有服务群众功能集中整合在检务大厅;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做好“群众信访事项件件有回复”工程,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检察为民实事;积极转变司法救助工作理念,增强主动救助意识,加强业务部门内部沟通配合,对可能符合救助条件的案件逐一登记造册;努力做好服务民企工作,与淮北市相山区工商联共建沟通联系机制做法入选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最高人民检察院《工商联与检察机关沟通联系机制典型事例(2019-2022)》;全力开展院领导包案办理首次信访案件专项活动,发挥头雁作用,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确保首次信访“三类案件”院领导包案率100%,包案办理后再次到上级检察机关申诉类低于15%。
【任务措施】
(一)全面推开检务工作区建设,打造检察窗口新形象。
我院把检务工作区建设作为工作重点,由控申部门牵头按照省院制定《全面推进检务工作区建设的意见》《全省检察机关深化“温暖控申”亮面建设“431”行动方案》的要求,着力推进检务工作区的新建工作,努力打造“阳光检务”,让检察工作更加公开、公正、透明、阳光。我院已建成集中了控申接访、案件管理、执法办案、检务公开、接受监督等多种职能的检务工作区。检务工作区由一个检务大厅、三个功能区(控申接待、案件管理、执法办案)及12309检察服务中心网络平台组成,包括检察长接待室、集体访接待室、信访听证室、律师接待室、法律文书宣告送达室、调解室等。在检察服务大厅入口处设置安检通道,对来访人员实行实名登记,配备应急药品医药箱、饮水机、休息桌椅、老花镜、盲人触摸板等便民设施,在候谈区,设置中国检察数字视频、多媒体触摸查询屏等设施,来访群众根据指引可查询相关信息,群众在等候时浏览检察职能、检务公开等信息实现自助查询。将检察机关所有服务群众功能集中整合在检务大厅,实行一条龙、一揽子办理,通过“一站式、综合性”服务方式,实现集约化管理、精细化服务、智能化应用,向社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检察服务。
(二)保持信访渠道畅通,严格落实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制度。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做好“群众信访事项件件有回复”这项民心工程、法治工程,以群众信访事项“件件有回复”为着眼点、切入点、突破点,做好群众工作,切实解决回复答复、案件办理、公开听证等
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实现案结事了政和人和。今年1-8月,我院共接待群众信访100余人次,群众信访7日内程序性回复、7日内二次程序性回复率、3个月办理进展或结果答复率均为100%。
(三)强化救助意识,提升国家司法救助工作质效。我院控申干警积极转变工作理念,增强主动救助意识,从坐等送案上门向主动筛查找案转变,由单纯的依申请救助向以申请结合依职权救助转变。为进一步加强与本院业务部门沟通,进一步拓展案源,对可能符合司法救助条件的案件进行全面筛查。与各业务部门对接,对正在办理的案件及时进行梳理,及时跟踪掌握有关案件情况;与案管部门对接,摸排已经办结的各类案件,调阅卷宗,对可能符合救助条件的案件逐一登记造册,并对被害人或被害人近亲属是贫困户、军人军属、残疾人、未成年人的案件进行重点关注。今年以来,我院共排查司法救助线索8件,已受理7件,决定救助7件,已办结2件,发放国家司法救助金5万元。我院控申部门以国家司法救助工作助力精准扶贫工作,提升司法救助实效。
(四)做好服务民企工作,助力经济社会发展。我院与淮北市相山区工商联共建沟通联系机制做法入选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最高人民检察院《工商联与检察机关沟通联系机制典型事例(2019-2022)》。2019年以来,全省检察系统实施服务民营经济健康发展“351”工程,我院与相山区工商联召开依法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座谈会,并签署了《关于服务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协作书》,达成服务民营经济的多项举措,形成各方联动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工作格局。为确保服务民营经济发展“一把手”负责制落地,我院成立以检察长为组长、分管检察长为副组长,各办案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涉民营经济保护协调工作领导小组。施宏波检察长携服务保障民营经济领导小组成员走访淮北市思朗包装印刷有限公司、轶顺服饰有限公司、顺鑫服饰有限公司、家天下物业公司、安徽澳瑞药业、安徽贝宝食品有限公司等民企,实地查看企业的疫情防控措施及复工复产情况并召开座谈会,及时了解企业司法需求,帮助解决企业复工复产中遇到的困难,对民营企业进行普法宣传,提高风险风范意识,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举措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同时,在检务大厅设立民营企业服务岗,全面开通服务民企绿色通道,对涉民企控告申诉案件线索实行专人集中管理、统一受理登记、认真审查分流、依法快速分流办理。
(五)开展院领导包案办理首次信访案件专项活动,发挥头雁作用,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严格执行高检院印发的《关于开展院领导包案办理首次信访专项检查活动工作方案》,在检察长的安排部署下,结合相山区检察院工作实际,研究制定《淮北市相山区人民检察院院领导包案办理首次信访专项检查活动工作方案》,明确院领导包案办理首次信访案件的原则、范围、目标任务,确保“三类案件”院领导包案率100%,包案办理后再次到上级检察机关申诉类低于15%。在网上信访2.0系统中,及时准确录入院领导包案、公开听证等相关信息,确保院领导包案在网上信息系统内准确、及时呈现。2022年以来,我部共办理首次信访“三类案件”15件,均由院领导包案办理,院领导包案率100%;其中11件已办结。
【特点和效果】
(一)创新工作方法,做工作上的“有心人”。在接访工作中,总结“一二三一”工作法,即:群众来信来访统一归口,“一个条形码”全程保驾护航;简单信访高效办,重点信访精细办,“两个步骤”压实首办责任;运用“简易听证、远程视频接访、公开宣告送达”办信“三大法宝”,确保检察履职全公开;开拓多元化国家司法救助模式,坚持为群众办实事“一个初心”。用实打实的行动,践行“为群众办实事”的初心使命。
(二)用心用情办信接访,做信访群众的“贴心人”。相山区位于主城区信访量大,案件类型新颖复杂。我院在日常信访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最高检“应听证尽听证”要求,把信访案件办理与公开听证邀请人民监督员监督有机结合,提升案件办理质效。同时,我院与区司法局会签文件,打造“检察+司法+律所”多方合作简易听证模式,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设置联络员沟通渠道、推进律师值班制度等全面推开简易听证,探索推进上门听证。
(三)担当尽责服务大局,做护企惠企的“排头兵”。在办理涉民企的信访件时,第一时间审查并提出处理意见,从服务保障经济发展大局的高度认真分析研判企业反映的诉求。2022年,淮北市相山区工商联、淮北市相山区人民检察院共建沟通联系机制做法入选工商联与检察机关沟通联系机制典型事例。
(四)开拓多元救助模式,做困难群众的“暖心人”。检察机关司法救助助力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是最高人民检察院部署开展“检察为民办实事”中的专项工作之一。我院积极探索司法救助多元救助“三步走”模式。首先针对本院办理的人身伤害等重点案件进行逐案筛查,确保妇女儿童、贫困户、军人军属等重点救助人群100%掌握,精准救助;其次积极对接上级机关和相关单位,与区乡村振兴局、区妇联、区残联会签联合司法救助方案,加大对重点人群的救助力度,形成上下一体、内外联动的司法救助办理机制;再次将司法救助、法律援助、社会救助、心理咨询无缝衔接,共同发力帮助被害人及其近亲属走出困境。